《2025年第二季度黄金全产业链季度观察报告》由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系统剖析了黄金矿业、珠宝消费、投资市场三大板块的运行态势,揭示了行业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背景下的战略转型与结构性机遇。
黄金矿业领域呈现“价涨量稳”的鲜明特征。2025年上半年国际金价同比上涨39.21%,国内Au99.99黄金均价上涨41.07%,带动头部矿企净利润普遍增长50%以上,山东黄金、西部黄金同比增幅最高达120.5%、141.66%。但国内原料产金微降0.31%至179.083吨,反映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资源掌控的战略转型。政策层面,《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出台,明确资源量增长5%-10%、深部开采技术突破等目标。企业积极构建“国内稳基础+海外拓增量”双循环格局,上半年境外矿山产金39.608吨,同比增长16.17%,紫金矿业等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持续扩充资源储备。同时,勘查投入大幅增加,2024年黄金勘查资金达21.46亿元,同比激增52.8%,资源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黄金珠宝行业遭遇量价背离困境。上半年限额以上金银珠宝零售额同比增长11.3%至1948亿元,但黄金消费量同比下降3.54%。结构上分化显著:黄金首饰消费同比下滑26%,而金条及金币消费增长23.69%,凸显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背离。高金价推动消费分层深化,轻克重、设计感强、高附加值产品受青睐,二次元IP联名、潮玩跨界成为撬动年轻消费的新支点,周大福、莱绅通灵等品牌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实现逆势增长。消费者需求从单纯追求克重转向注重情感价值与文化内涵,品牌加速从“重量”向“重质”转型。
黄金投资市场金融化进程加速。上海黄金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黄金品种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56.46%、149.17%,黄金ETF持仓量同比激增173.73%。机构投资者加速入场,黄金期货成交量增速是现货的7倍,金融属性全面超越商品属性。中国央行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上半年累计增持18.97吨,彰显黄金在国家金融安全体系中的压舱石作用。国际化布局取得突破,上海黄金交易所香港国际板仓库启用,推出本地交割合约,助力人民币黄金定价体系走向全球。监管层面,《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实施,进一步筑牢市场安全防线。
总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中国黄金产业在复杂环境中展现强劲韧性。未来,行业将延续三大趋势:矿业从产量扩张转向资源掌控与技术创新,珠宝行业聚焦结构性机遇深化产品与渠道变革,投资市场持续推进金融化与国际化。在政策红利与市场机制协同作用下,黄金产业正加速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战略价值与金融属性将进一步强化。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上一篇:机构早已布局!你却还在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