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股涨停背后的焦虑
11月13日,A股市场再现"百股涨停"盛况。106只个股涨停,电力设备、基础化工和有色金属三大板块领涨。看着这样的行情,我坐在陆家嘴的咖啡馆里,不禁想起18年前刚入市时的自己——那时我也是这样,看着红彤彤的盘面既兴奋又焦虑。
数据显示,今日涨停个股平均总市值达140.63亿元,百亿市值以上个股占比37.73%。天赐材料、英维克等6只股票总市值超过500亿元。\*ST东易12连板,摩恩电气8连板…这些数字背后,是多少散户的遗憾与错过?
二、牛市最大的风险是踏空我见过太多人在牛市中最痛苦的不是亏损,而是踏空。一旦错过最佳时机,看着股价一路狂飙却不敢追高,这种滋味比套牢还难受。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性使然——我们总是用过去的经验判断未来。
牛市最大的特征是趋势向好。趋势本身就是共识形成并不断加强的过程。很多人不屑赚"共识的钱",认为这是投机。但我要说:共识本身就是财富!看看比特币和黄金,它们有什么实际价值?不过是人类共识的产物罢了。
问题在于:共识不来自我们散户,而是来自掌握定价权的机构资金。这就是为什么普通投资者总是后知后觉——我们缺乏看清机构行为的工具和方法。
三、不看高低看行为在18年的投资生涯中,我最大的领悟就是:不要凭感觉判断高低,要看实实在在的交易行为。高和低都是回头看的结果,真正重要的是资金在做什么。
以银行为例,从2022年开始持续走强。在这个过程中,"银行涨太多了"的声音从未间断。但如果我们看数据:
这张图下方的橙色柱体是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量化指标。可以看到,机构从2022年就开始持续布局银行股。当时股价没怎么涨,但机构却在默默吸筹。回头看现在的涨幅,不得不佩服专业资金的远见。
相比之下,白酒板块则是另一番景象:
从2023年10月起,"机构库存"数据就消失了。每次创新低都有人喊抄底,但反弹都是昙花一现。这告诉我们:没有机构参与的市场是很难有持续行情的。
四、量化数据的价值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提前发现银行股的机会?为什么能避开白酒的陷阱?我的答案很简单:量化数据让我看清了市场真相。
传统的K线图只能告诉你过去发生了什么,而量化数据能揭示资金的行为逻辑。就像X光机能看到骨骼结构一样,量化数据能穿透表象看到市场的本质。
看看今天的连板股表现:30只个股实现连板。这些股票背后都有明显的资金运作痕迹。普通投资者可能觉得是运气好碰上了热点,但实际上这是精心布局的结果。
五、给普通投资者的建议回到开篇的百股涨停行情——这既是机会也是考验。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会惊人地相似。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要做的不是预测市场,而是理解市场;不是战胜市场,而是顺应市场。
声明: 本文所涉信息均来自公开渠道收集整理,旨在分享交流投资心得。部分数据如有疏漏或不当之处,欢迎指正联系删除。本人不推荐任何具体标的与操作建议,谨防冒名收费荐股等诈骗行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愿每位投资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在资本市场中行稳致远。
\[注\]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