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风云变幻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面对扑朔迷离的楼市走向,是该趁早卖房,还是努力买房?让我们拨开迷雾,理性分析。
时间回溯到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拉开了中国房价飞速上涨的序幕。全国平均房价从最初的2000元每平方米,一路攀升至最高峰时的1.1万元,涨幅高达5.5倍。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涨势更为惊人,从3000元每平方米飙升至6-7万元,涨幅超过20倍。那些在本世纪初购置房产的人,无疑成为了这场财富盛宴的最大赢家,早早实现了财务自由。而那些犹豫不决,迟迟不敢入市的人,则与楼市的黄金时代失之交臂,徒留遗憾。
然而,自2021年下半年起,中国房价开始步入漫长的调整期。郑州、天津、石家庄以及环京区域等二三线城市率先出现下跌。2023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也加入了降价行列。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各地政府纷纷放松限购、限售政策,银行也将房贷利率从5.88%大幅下调至3.5%,首套房首付比例也从30%降至20%。
面对当下的楼市困局,著名企业家曹德旺给出了他的答案:房子不过是一堆水泥砖头,未来只会越来越不值钱。他建议大家尽早抛售手中多余的房产。言外之意,在今明两年,应该果断卖房,而非盲目买房。
我个人非常赞同曹德旺先生的观点,认为今明两年更应该尽快卖房,而非努力买房,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严重供过于求。据住建部统计,中国拥有6亿栋房屋。即使每栋容纳5人,也能满足30亿人口的居住需求。再加上每年新增的大量商品房,房地产市场的供应量远超实际需求。一旦房价进入下行通道,如此庞大的过剩房产将给高房价带来巨大的下行压力。
其次,房地产的赚钱效应已经消失殆尽。自2021年房价下跌以来,房地产市场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造富能力。对于投机者而言,房价上涨时他们会蜂拥而至,追涨杀跌;而当房价下跌,无利可图时,他们便会选择退出观望。进入2024年,北京、上海、杭州、重庆、成都等重点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激增,均超过15万套。这既反映了炒房者对后市的悲观预期,也预示着未来房价面临的下行压力将持续增加。
再者,普通民众已经难以承受高房价的重压。经历多年的疫情冲击,各行各业都面临挑战,许多企业裁员降薪,大众收入普遍下降甚至失业,已经无力支撑高企的房价。同时,购房者也变得更加理性,不再盲目跟风。他们会根据自身家庭的实际情况,审慎决定是否购房。这意味着非理性购房行为将大幅减少,房地产市场需求将持续萎缩,未来房价下跌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
最后,房产税的脚步越来越近。当前,社会各界呼吁开征房产税的呼声日益高涨。开征房产税不仅能为地方政府开辟新的税源,缓解土地财政减少带来的财政压力,还能有效抑制投机炒房行为,引导房地产市场回归居住属性。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房产税试点城市将会逐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