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稀土储量世界第一,进口量却是出口的两倍:这笔账,中国到底亏不亏?
创始人
2025-10-17 15:19:19
0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个挺反常的事儿——中国稀土进口量居然是出口的两倍

你要是第一次看到这组数据,大概率也会跟我一样懵圈。咱们不是世界稀土霸主吗?怎么还得去别人家“买矿”?

这画面就像你开了一家全国连锁餐馆,结果天天从隔壁小摊上订外卖,怎么看都怪。

说到稀土,得先讲个地缘故事。 咱们进口的稀土,有四分之三来自缅甸。

缅甸那边山多矿多,人工便宜,挖矿成本低,还挨着中国边境,运过来特别方便。

2024年前9个月,中国从缅甸进口3.1万吨稀土氧化物,占全国总量的75%。

这一数据,就相当于全国三碗饭里有两碗是缅甸端上来的。

再看美国,这个“又想脱钩又离不开”的老冤家。

加州有个叫“Mountain Pass”的矿山,是全球除中国外最大的稀土矿。美国人这几年拼命想复活它,2024年也才刚爬到年产4万吨。

可尴尬的是,这矿挖出来的原料,大部分最后还是被中国企业买走,拉回国内深加工。

说白了,美国人种地,中国人做菜。 他们想摆脱中国,可最后还得靠中国把稀土变成能用的材料。

2024年前10个月,美国成了中国第二大稀土原料供应国,占比38%。

那问题就来了: 中国明明稀土储量世界第一,为什么还要进口?

在我看来,理由其实挺朴素——留着自己的矿、加工别人的料。

咱们国内矿山确实多,但也不是取之不尽。 挖矿污染大、成本高,与其把自己的资源挖空,不如“拿别人的矿练自己的技术”。 毕竟,中国现在真正的底牌,不是矿,而是加工能力和完整的产业链

比如日本、美国、荷兰—— 2024年这三国加起来,买走了咱们稀土出口总量的近三分之二。 出口的可不是原料,而是永磁材料、催化剂、高端合金这些深加工产品,附加值高得多。

所以看似进口多,其实赚得更多。

顺带提一句澳大利亚。 那边的Mount Weld矿山储量惊人,能产2.5万吨稀土氧化物,但整体产量只占全球8%。 这就像抱着金山睡觉,还没完全醒。

原因无非两个:开采受限、技术欠缺。 他们资源多,但产业链短;而中国资源多,链条更长——上游采矿、中游分离、下游制品,一个环节都不落。

“稀土这事儿,本质不是矿的竞争,而是链的竞争。”

美国挖矿却没法炼,澳大利亚有矿不懂卖,缅甸能挖但不会加工。 而中国?不仅能挖,还能炼,还能造出终端产品。 这就像打游戏,你不仅有装备,还懂升级路线。

这盘棋,别人想下也得看你脸色。

有人说咱们对进口依赖太高,听着有点心慌。 但你仔细一想,现在的全球产业链,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美国稀土离不开中国的分离设备,日本高端磁材要用中国的原料。

这世界早就不是“谁离开谁就完蛋”,而是“离开谁都麻烦”。

所以,稀土进口翻倍,并不意味着吃亏,而是更聪明的资源调度。 咱们用低价进口保护自家矿,用高附加值出口赚全球的钱——这是产业升级的体现,不是退步。

稀土这东西,听上去冷冰冰,其实背后藏着的是战略温度。

从缅甸的卡车,到美国的矿坑,再到中国的实验室,每一个环节都在证明一件事—— 掌握技术和链条的人,才有资格决定规则。

各位领导,你们怎么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有色金属板块冲高 每经AI快讯,有色金属板块冲高,中色股份、豫光金铅涨逾6%,西部材料、洛阳钼业、湖南黄金等涨幅居前。...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攻略:详细步骤...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全攻略 作为国内知名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小红书已成为品牌和个人扩大影响力的关键渠道。想...
原创 2... 2024年,全国各大城市的GDP榜单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经济画卷,缓缓展开在世人面前,其中温州的异军突...
字节跳动 - 张一鸣的创业故事 张一鸣,一个80后的“技术宅”,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赫赫有名,作为字节跳动的创始人,他带领公司从一款新...
原创 银... 2025年银行迎来了新的一项变革,瞬间感觉到温暖了许多! 针对60岁及以上的老人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
为什么许多小微企业选择助贷平台...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尤其是当银行贷款因信用记录不佳、缺乏担保或其它原...
原创 湖... 湖北银行和汉口银行哪个实力更强,取决于股权背景,资产规模,业务机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网点覆盖,战...
贷款到账后,结果以“不是本人意... 明明都签了居间合同,贷款也帮客户拿到了,到收贷款中介费时,客户却以“《贷款居间合同》不是本人签署、协...
小红书账号如何更改领域?详细步... 如何调整小红书账号领域方向 在小红书运营过程中,许多创作者会遇到内容方向与个人定位不符的情况,及时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