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年多的乌克兰战争以及一轮又一轮的西方制裁,已经让“越打越有钱”的说法彻底破灭,俄罗斯经济的困境也急剧恶化,普通民众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普京政府这次没有选择继续通过印钞、举债或是让银行撑住,而是将压力直接转嫁给了全体国民。
2023年9月24日,俄罗斯财政部提交的三年期预算草案中明确写道,从2026年1月起,增值税将从20%上调至22%。这一增幅虽然看似只有2%,但作为最广泛适用的消费税,这一变化意味着几乎所有消费者都将面临价格上涨的压力。财政部预测,这一税率的调整将使得普通家庭每年需要额外支出约4.55万卢布(约合3900元人民币),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国防和国家安全。
除了增值税的上涨,原定于2026年7月1日才会生效的水电气价格调整也被提前到2025年10月1日执行。天然气价格将上涨9.4%,电费上涨10.9%,输电费用暴涨14.3%,供水和污水处理费用分别上涨9%和9.5%。以一个100平方米、使用燃气供暖的家庭为例,光燃气就需要额外支付6.7万卢布。全国范围内,能源价格上涨将使得每户家庭的年支出增加6000卢布,再加上增值税,每年新增的负担将达到8.2万卢布。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工资增长停滞,通货膨胀高企,卢布兑人民币的汇率已经跌至1元人民币兑11.56卢布,几乎比战前缩水了近一半。
过去,俄罗斯的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能源出口一度占到政府收入的半壁江山。然而,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石油的价格上限已经从每桶60美元降至47.6美元,同时实施了多轮制裁,使得俄罗斯的影子舰队遭到打击,118艘油轮被列入黑名单。此外,乌克兰的无人机袭击了俄罗斯的炼油厂,使得国内的炼油能力下降了40%,汽油产量减少了18%。甚至在一些地区,汽油出现了限购,黑市价格暴涨到150卢布一升,俄罗斯不得不从白俄罗斯和印度进口成品油,昔日的能源大国如今变成了“油票国家”。
2025年前九个月,俄罗斯的资源性收入同比下降了21%,其中1-5月的降幅为14%,到8月这一降幅扩大到20%,9月的油气税收更是暴跌了25%。
普京在瓦尔代国际讨论会上公开表示,提高增值税是为了帮助经济稳定与发展,但这一说法实质上只是无奈之举。财政部也坦言,最新的预算草案中,国防和安全支出已占联邦预算的40%,创下历史新高。整个国家现在已经完全转向战时经济模式,所有资源优先供给军队和安全部门,民生开支则大幅缩减。
除了增税,水电气价格的上涨也为民众带来了直接压力。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将原定于2026年生效的价格调整提前到2025年,这一举措反映了政府对财政收入的迫切需求。
普京的发言人佩斯科夫曾公开表示,大多数民众仍然支持总统,愿意承担经济困难。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在伏尔加河沿岸的一些地区,汽油加油站限制每位顾客每天只能购买10到20升汽油,而黑市价格却不断攀升。
曾经的能源出口大国俄罗斯,现在却只能向邻国求油,这种局面实在令人难以想象。经济规律最终会让步于政治,但现实中俄罗斯不得不通过增税、涨价和削减福利来应对不断攀升的战争成本。
增值税的上涨,实际上是将战争成本直接转嫁到普通百姓身上。一场战争,最终不会有赢家。俄罗斯民众曾以为战争离他们很远,但如今每一次超市结账、每一笔燃气费、每一升汽油的涨价,都在为前线的炮火买单。
所谓的经济韧性,其实不过是危机的延迟爆发。普通俄罗斯民众,最终成了战争账单上无法回避的“付款人”。可以说,真正的代价,才刚刚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