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餐饮企业发展报告
报告共计:68页
2025年大湾区餐饮报告:韧性凸显,资本化与数字化成破局关键
2024年,中国餐饮行业在规模与挑战并存的态势中稳步前行。全国餐饮收入突破5.57万亿元,同比增长5.3%,继续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餐饮市场的核心板块,凭借强大的区域经济活力与多元消费生态,展现出尤为突出的韧性——广东餐饮收入连续多年占全国10%以上,2024年占比更是攀升至10.51%,创近十年新高,成为全国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杆。
从消费端来看,大湾区餐饮市场的活力源于多元且细分的消费需求。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广东人均可支配收入2024年突破5万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餐饮消费升级奠定基础。但消费者行为也呈现新变化,理性消费趋势明显,2024年上半年全国餐饮大盘人均消费降至42.1元,较2023年下滑1.2个百分点,饮品、小吃快餐等赛道降幅收窄,反映出大众对“质价比”的追求。同时,大湾区四类典型消费群体需求分化显著:“Z世代”偏爱创意菜品与数字化互动体验,中高收入人群注重食材健康与烹饪技艺,港澳“北上”人群青睐地方特色美食,都市银发群体则倾向低脂低糖的传统粤菜,这种多元化需求推动餐饮业态不断创新。
在供给侧,连锁化成为行业破局的核心路径。2024年全国餐饮连锁化率达22%,预计2025年将突破24%,而广东餐饮连锁化率以31.7%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头部品牌凭借供应链管控与标准化管理优势持续扩张。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连锁餐饮门店数达10757家,近十年年复合增长率13.6%,高于全国12.5%的增速。连锁化不仅带来规模效应,更推动企业降本增效:超大型连锁企业(门店数6000家以上)通过集中采购,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约33%,议价能力显著高于中小连锁与单体餐厅,而小型门店为主的扩张模式,也降低了加盟门槛,加速品牌向二三线城市下沉。
数字化转型则成为连锁企业提升效率的关键抓手。当前大湾区餐饮业数字化水平虽落后于华东、华北地区,但行业对数字化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66.7%的餐饮企业将数字化列为重点发展方向。从线上化外卖平台到智能化供应链管理,数字化正重塑餐饮全链路:AI大模型应用于智能选址、动态库存管理,预制菜零售与智慧餐厅等新业态涌现,部分头部品牌已搭建全链路数智平台,实现门店、仓储、财务数据打通,推动运营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
资本化运作是大湾区餐饮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另一重要引擎。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优势,大湾区已有17家餐饮企业实现上市,港股市场因上市门槛低、审核流程高效、再融资便利等特点,成为餐饮企业资本化的首选地。2024年,大湾区上市餐饮企业展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营业收入平均同比增长9.8%,高于全国上市餐饮企业3.0%的平均水平。同时,区域内投融资市场虽更趋审慎,但热点赛道明确:团餐/快餐/小吃、茶饮领域持续受资本青睐,2024年这两大赛道融资事件占比分别达22%与20%,预制菜赛道虽因行业规范化发展阶段性热度下降,但长期市场潜力仍存。
展望未来,大湾区餐饮业正朝着“高品质、多元融合、创新驱动”的方向迈进。在品质提升方面,区域将通过建立高标准食材供应链、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与人才培训,打造“质价比”餐饮;在文化融合上,以粤菜为核心,引入国际化餐饮品牌,推动“湾区美食”品牌建设;在创新驱动层面,餐饮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将持续深化,智能化供应链、智能烹饪技术将加速落地,同时更多企业将借助资本力量拓展海外市场——目前超60%的大湾区上市餐饮企业将新加坡等东亚地区作为出海首站,未来欧洲等新兴市场也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大湾区餐饮业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变革。在消费升级、技术创新与资本赋能的多重驱动下,这片充满活力的区域有望持续领跑全国餐饮行业,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元化、高品质的美食体验,也为全国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湾区模式”。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68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