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干不掉中国,那就扶持一个“中国”?美国看上了中国的这两个邻国
创始人
2025-09-28 17:13:57
0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种种动作,归根结底可以用一个词概括:眼红。眼看着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位置,美国从特朗普时代就开始出招:提高关税、鼓吹脱钩、拉帮结派搞小团体,试图将中国挤出全球产业链。

然而现实却让美国很尴尬:美国国内物价飞涨,中国制造业却持续壮大。2024年,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更是捷报频传,大飞机、芯片等关键技术接连取得突破。眼看打压不成,美国又想出新花样:扶持两个备胎来瓜分中国制造业的蛋糕,这次被选中的,正是我们的邻国。

但这两个国家真能担此重任,成为中国2.0吗?

美国最初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结果适得其反。特朗普政府加征的关税不仅没能遏制中国出口,反而让美国普通家庭每年多支出数百美元,农民更是叫苦连天。经过几年较量,美国不得不承认中国制造业的强大实力:从基础零部件到高端装备都能自主生产,2024年更建成400多家智能工厂,培育出上万家专精特新企业。

面对失败,美国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简单地将中国成功归因于人口红利和代工模式,认为这种模式可以复制。于是,美国将目光投向了印度(13亿人口,看似具备人口优势)和越南(劳动力成本低,地理位置优越),试图通过新马歇尔计划,用资金和政策扶持将两国打造成迷你中国,削弱中国供应链。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和双边贸易协定,不过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工具。

美国对印度的拉拢可谓煞费苦心:2020年后军事援助三年内翻了三番,启动40多个科技合作项目,副总统亲自访印签署贸易路线图,承诺帮助印度招商引资。苹果公司也积极响应,在印度设立两家工厂,计划转移15%的iPhone产能。但现实却很骨感:工厂车间高温难耐,工人频繁罢工;产品质量问题频出,2025年上半年产能连目标的一半都未达成。更关键的是,美国对印度始终留了一手:一边鼓动印度对抗中国,一边将其排除在芯片联盟之外,担心印度掌握核心技术;同时还限制印度工厂利润率不得超过15%,确保自己获得大部分利润。

对越南,美国的策略更为直接:2018年贸易战后推动三星、英特尔等企业赴越建厂。2024年越南对美出口增长超过25%,一季度贸易顺差达200多亿美元。但这些光鲜数字背后暗藏水分:超过70%的出口由外资企业完成,越南本土企业仅赚取微薄的组装费;手机核心零部件仍需从中国进口,2024年一季度自华进口额高达290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就连越南引以为傲的稀土资源,也不得不运往中国进行深加工。越南业内人士坦言,要完全替代中国,至少还需要十年时间。

除了美国的留一手政策,两个备胎国自身的短板也让美国的计划显得可笑。美国将印度吹捧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但印度面临诸多难以克服的困境:种姓制度导致4亿人处于文盲状态,只能从事简单劳动。苹果印度工厂曾闹出工人看不懂图纸、装错零件的笑话。基础设施更是老大难:铁路电气化率不足60%,贫困地区经常停电,工厂不得不自备柴油发电机,推高生产成本;港口效率低下,25%的货物需经新加坡或迪拜中转,每个集装箱要多花200美元,延误3天时间。宁波舟山港1小时的工作量,印度港口需要一整天才能完成。2024年,美国更对印度三分之二的对美出口商品加征50%关税,导致纺织、珠宝等行业订单骤减70%。

越南同样面临严峻挑战:国土面积仅相当于中国广西,工业用地有限;年轻人宁愿做网红也不愿进厂,导致工厂严重缺工;经济过度依赖外资,全球经济稍有波动就可能引发外资撤离。2025年越南盾贬值,进口成本大幅上升,加上物流和关税因素,生产成本已超过中国,不少企业正悄悄将生产线迁回中国。

美国天真地认为中国成功是运气好,殊不知中国的优势是印越两国难以复制的。首先是完整的产业链:从手机屏幕到汽车发动机都能自主生产,一部手机在一个城市就能完成全部制造;而印度要凑齐所有零部件需要从多个国家进口,至少要多花一周时间。基础设施更是天壤之别: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保障珠三角工厂电力供应,京广高铁串联上下游企业,可以实现上午设计、下午出样、晚上量产的高效运作;宁波舟山港全自动码头的效率是印度港口的3倍。反观印度,卡车跑800公里需要3天,还要躲避牛群、绕行塌方路段;越南连像样的货运铁路都没有,遇到雨天就交通瘫痪。

在制度和创新方面差距更大:中国从设立经济特区到加入WTO,政策环环相扣,五年规划精准把握产业升级节奏;企业办理执照只需几天。而印度土地审批要等半年,劳动法规朝令夕改,日本企业吐槽十个有意向的投资商,只有一个敢真正落地。中国的创新能力有目共睹:2024年C919客机交付14架,300兆瓦燃气轮机点火成功,发电效率超过国外同类产品。4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研发-量产的完整闭环,这种能力不是美国砸钱就能帮印越两国建立的。更不用说中国还有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仅靠内需就能支撑产业规模,这是印越望尘莫及的。

美国本想借印越削弱中国,结果先坑了自己。对中国加征的关税,90%以上由美国消费者买单。产业链转移也陷入混乱:印越产能跟不上,苹果不得不依靠中国工厂加班赶工;某美国车企在越南设厂后,发现成本比中国高出20%,最终又迁回中国。印越两国也不是任人摆布的提线木偶:印度拒绝加入美国芯片联盟,暗中采购中国光纤,还转卖俄罗斯低价原油给美国牟利;越南深知自己是战略缓冲带,一边接受美国投资,一边与中国签署供应链协议,关键零部件仍依赖中国。

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与中国合作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如东南亚国家享受低关税和高效物流),而跟随美国反而会遭受损失。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增长15%,而美国的印太经济框架应者寥寥,没人愿意为美国的战略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

美国寻找印越作为备胎的做法,暴露出其对制造业发展规律的误解。它错误地将中国成功简单归结为人口红利和代工模式,却忽视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制度优势、完整的产业链实力、14亿人口市场以及全国上下的团结奋斗,这些才是中国制造业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印度的种姓制度、基建短板,越南的经济依附性、人才短缺,都不是靠美国砸钱就能解决的,两国永远成不了第二个中国。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的所谓扶持实际上是将两国锁定在产业链低端做打工仔,这种不平等的合作注定难以持久。在全球化时代,供应链布局由市场规律决定,不是政治操弄能改变的。中国制造业的地位是实干出来的,具有不可替代性。美国如果继续抱着遏制的冷战思维,最终只会是自己吃亏;与其搞零和博弈,不如坐下来真诚合作,这才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明智之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有色金属板块冲高 每经AI快讯,有色金属板块冲高,中色股份、豫光金铅涨逾6%,西部材料、洛阳钼业、湖南黄金等涨幅居前。...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攻略:详细步骤...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全攻略 作为国内知名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小红书已成为品牌和个人扩大影响力的关键渠道。想...
原创 2... 2024年,全国各大城市的GDP榜单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经济画卷,缓缓展开在世人面前,其中温州的异军突...
字节跳动 - 张一鸣的创业故事 张一鸣,一个80后的“技术宅”,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赫赫有名,作为字节跳动的创始人,他带领公司从一款新...
原创 银... 2025年银行迎来了新的一项变革,瞬间感觉到温暖了许多! 针对60岁及以上的老人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
为什么许多小微企业选择助贷平台...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尤其是当银行贷款因信用记录不佳、缺乏担保或其它原...
贷款到账后,结果以“不是本人意... 明明都签了居间合同,贷款也帮客户拿到了,到收贷款中介费时,客户却以“《贷款居间合同》不是本人签署、协...
小红书账号如何更改领域?详细步... 如何调整小红书账号领域方向 在小红书运营过程中,许多创作者会遇到内容方向与个人定位不符的情况,及时调...
岭南控股(000524)202... 原标题:岭南控股(000524)2023年年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应收账款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