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智链融合·数字人民币赋能产业数字化研究报告-推动产业链协同的价值、应用与生态构建
报告共计:27页
数字人民币赋能产业链数字化协同研究报告总结
在全球数字货币竞争背景下,我国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走在前列,截至2024年7月末,数字人民币APP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8亿个,试点地区累计交易金额7.3万亿元,覆盖17个省(市)的26个地区,已从试验阶段步入快速发展期,在产业端应用潜力巨大。
当前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存在互信成本高、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金融普惠性不足、结算效率低等痛点。而数字人民币具备区块链存证、可编程性、高可追溯性、支付即结算、双离线支付等技术特性,能从数字技术可编程性、数据共享治理能力、构建数字金融生态、创造公共价值四个方面,为产业链协同提供解决方案,实现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的融合与效率提升。
在产业端应用现状上,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广泛,应用领域从基础功能向供应链金融、跨境结算等延伸,能源互联网结算、智能供应链金融、跨境产业协同等核心场景突破显著。参与主体中,中小企业受益于其低成本、高效的资金流转,央企和龙头民企则引领应用浪潮,智能合约引擎、物联网支付、跨链互通等关键技术也为产业升级赋能,还涌现出网商银行与泸州老窖合作、某集团“智链通”等典型案例,有效解决产业痛点。
未来,数字人民币产业端应用将朝重塑产业链支付结算、数据赋能供应链金融、提升现实世界资产生态流动性三个方向发展。为推动其生态构建,需从调整功能定位、完善法律监管、迭代技术基础、激发市场活力、增强透明度等方面发力,使其从支付工具升级为产业赋能利器,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产业链数字化协同迈向更高水平。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数字人民币产业端应用核心场景与典型案例对比表?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