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黄金市场波澜壮阔,各方价格动态聚焦
2025年9月12日,全球黄金市场迎来了一个价格波动但整体保持坚挺的交易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稳定在每盎司3632.9美元的较高水平,而国内市场则呈现出更为细致的价格分化,各大金店、银行金条以及相关的贵金属价格都各有其独特的表现。
一、金店金饰价格:品牌与工艺的价值体现
国内各大黄金珠宝品牌在当日的金饰定价上,展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这背后既有品牌溢价,也可能包含着不同的工艺和设计成本。
周生生与老庙黄金今日价格均有所上涨。周生生当日报价为1079元人民币/克,较前一日上调了6元;老庙黄金则以1078元人民币/克的日价,实现了7元的涨幅,略高于周生生。
在价格相对稳定的品牌中,菜百首饰的黄金价格维持在1035元人民币/克,而周六福的黄金价格也与其持平,同样报1038元人民币/克,显示出这两大品牌当日在定价上的谨慎。
进一步细观各金店的黄金与铂金价格,我们可以看到更清晰的行业格局:
扬州金店的黄金报价为980元/克,铂金为370元/克,处于价格的相对较低区间。
星光达珠宝、千禧之星、亚一珠宝、金兰首饰这几家品牌则将黄金价格定在1071元/克,铂金价格为470元/克,处于市场中上游。
齐鲁金店的黄金价格为906元/克,铂金为459元/克,其黄金价格在所有 surveyed 的金店中最低。
菜百(独立报价)的黄金价格为1032元/克,铂金价格为445元/克。
潮宏基与东祥金店的黄金价格均为1073元/克,铂金价格则高达554元/克,尤其在铂金定价上处于领先地位。
老庙(独立报价)的黄金价格为1078元/克,铂金为470元/克。
萃华金店的黄金价格与潮宏基、东祥金店相当,为1073元/克,但其铂金价格为364元/克,是所有 surveyed 品牌中最低的。
百泰黄金的黄金报价为1013元/克,铂金价格为470元/克。
金象珠宝的黄金价格为1061元/克,铂金价格也为470元/克。
总体来看,当日金店的黄金价格区间徘徊在906元/克至1078元/克之间,而铂金价格则分布在364元/克至554元/克之间,市场价格的差异化明显,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二、银行与机构金条:投资价值的多元体现
在金条市场,不同供应商的价格策略也各具特色,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浦发银行的投资金条以855.78元/克的价格位居银行类金条的榜首,其品牌影响力和信誉度对追求品质的投资者具有较大吸引力。
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金条价格则以830元/克成为当日的低价代表,对于成本敏感型投资者来说,其高性价比不容忽视。
在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的“如意金条”价格为846.35元/克,略高于建设银行的“龙鼎金条”(844元/克)和平安银行的“和谐平安金条”(844.8元/克)。农业银行的“传世之宝金条”则以842.2元/克的价格相对较低。
除了银行体系,其他机构的金条产品也各有千秋。中国黄金的投资金条价格为867元/克,与浦发银行的价格区间相近,品牌知名度高。
金银制造厂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的金条价格均为840.5元/克,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可能更能吸引注重收藏价值的投资者。
中钞国鼎的金条价格为816元/克,以较低的价格吸引了注重成本效益的投资者。而仟家信的金条价格以634元/克成为当日最低价,但该品牌的市场认可度仍需投资者深入考察。
三、国内贵金属价格纵览:细分市场动态
国内黄金及相关贵金属市场在当日也表现出多层次的价格变动。
国内金价整体上扬,现价报830.96元/克,较前一日上涨0.13%。开盘价为829.88元/克,显示出小幅但积极的上涨势头。
黄金现货价格为830.70元/克,涨幅为0.12%,开盘价829.70元/克,走势与整体金价类似。
足金9999表现尤为突出,价格达到832.00元/克,上涨0.27%。
沪金95则出现小幅回调,价格为829.05元/克,下跌0.29%。
铂金市场表现平稳,现价327.37元/克,微跌0.02%。
沪金100G价格为830.00元/克,下跌0.18%。
延期单金价格保持稳定,报568.60元/克。
延期双金则录得显著涨幅,上涨6.26%,达到679.00元/克,显示出较强的市场活跃度。
四、金价历史性攀升引爆理财市场
近期,国际金价的飙升成为市场焦点。9月9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强势突破3650美元/盎司大关,盘中最高触及3659.10美元/盎司,这一历史性峰值不仅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也促使金融机构加速布局黄金相关产品。
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抓住市场机遇,积极推出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以9月为例,招银理财的“招睿焦点联动黄金5号固收类理财计划”已于9月2日正式成立,该产品挂钩的是上海黄金交易所的SGE黄金9999。紧随其后,光大理财也于9月4日启动了“阳光青臻盈7期(黄金挂钩策略)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募集。
今年以来,渤银理财、浙银理财、民生理财等多家机构均已推出黄金主题理财产品。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指出,理财子公司密集布局黄金产品,是顺应市场趋势、资管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在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剧、降息预期升温的大背景下,黄金的避险属性愈发凸显,其配置价值显著提升。
传统固收类资产收益的持续走低,也迫使理财机构寻求创新策略,通过“固收 黄金”等组合来增强产品竞争力。这不仅能满足投资者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也有助于机构自身丰富产品线,提升投研能力。
据中国理财网统计,截至9月5日,市场上存续的名称中含“黄金”的理财产品共有47只,其中16只出自银行理财子公司。目前,这些黄金主题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将黄金资产配置于传统固收资产基础上形成的固收 黄金组合产品;另一类是挂钩黄金标的的结构化产品,主要投资于黄金衍生品。
尽管黄金理财产品热度攀升,但参与该领域的理财子公司数量和已发行产品的整体规模仍相对有限,预示着未来该细分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投资者在选择时,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投资目标以及对品牌、设计的偏好,在价格、信誉、创新设计等多个维度上进行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