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诡云谲的半导体领域,美中两国间的角力正如火如荼,而作为全球芯片制造的领军者,台积电再次被置于风暴中心,使其经营环境骤然升温,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市场的敏感神经。
首先,美国商务部撤销了对包括台积电在内的多家企业在中国大陆工厂的“经验证最终用户”(VEU)豁免资格。此项豁免,顾名思义,是一种特殊的出口认证,赋予企业在向特定目的地出口时,无需为每一批货物单独申请许可证的便利。这一看似不起眼的认证,一旦被取消,将极大程度地增加供应链的复杂性,显著降低效率,并推高运营成本。
对于台积电而言,南京工厂的日常运作因此面临一场突如其来的“合规风暴”。以往,其生产设备、关键零部件及各类化学品的全球采购流程畅通无阻,少受限制。而今,每一项进口都需经过单独的许可证申请,这不仅拖慢了审批节奏,更彻底扰乱了原有的供应链效率。最直接的后果便是生产效率的下滑,甚至可能影响到对客户订单的及时交付,给其全球业务网络带来连锁反应。
台积电方面对此表示,正密切评估局势,并将采取适当措施,包括持续与美国政府沟通。然而,这种表述背后透露出的是一种极度的谨慎。身处美中两国科技竞争的漩涡之中,台积电既要竭力维护自身商业利益,又必须小心翼翼地平衡与欧美市场的关系,不敢轻易得罪任何一方。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商务部的这一举动并非无的放矢。不久前,三星电子、SK海力士以及英特尔在中国大陆工厂的VEU豁免权已被同步撤销,台积电此次的“待遇”无异于又一次精准打击。这清晰地表明,美国对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的限制措施正步步收紧,其政策收紧的力度和节奏丝毫未减。
美国商务部甚至公开表示,撤销这些企业的VEU资质后,预计每年需额外处理约1000份出口许可证申请。这一数字的公开,某种程度上可视作一种“自我加压”,意在凸显其行政负担的加重,但从战略层面解读,其核心目的显然是为了进一步遏制中国大陆在高端半导体领域的技术追赶步伐。
将时间线拉长来看,近两年来,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地缘政治风险显著攀升。台积电凭借其在尖端芯片制造领域的绝对优势,市值已飙升至万亿美元级别,跻身全球科技巨头之列,甚至超越了特斯拉和伯克希尔·哈撒韦。这背后,是人工智能和高端芯片需求的井喷式增长,英伟达、苹果、AMD等业界翘楚均与台积电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
而美国针对中国大陆的半导体管控措施,其渊源可追溯至特朗普政府时期,并于近期以来呈现出变本加厉的态势。例如,此前对英伟达H20处理器出口实施的临时禁令,后在英伟达同意将其相关收入的15%上交美国政府后才得到部分缓解,但即便如此,英伟达的业务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在这一系列复杂的操作中,美国政府始终在国家安全与产业利益之间进行着精密的权衡。它既要限制中国大陆的技术进步,又不能完全切断美国科技公司的国际市场。这种“走钢丝”式的策略,既要坚守底线,又要留有余地,导致政策的反复与博弈贯穿始终。
台积电因此成为了典型的“夹缝中生存者”。一方面,美国是其最主要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供应来源;另一方面,中国大陆市场和在当地的工厂又是其重要的利润来源和产能支撑。任何一方态度的转变,都可能让台积电陷入两难的境地,使其动弹不得。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台积电的南京工厂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有不小的分量。尽管其生产线并非最前沿的制程工艺,但承接了大量成熟制程的订单,服务于众多国际知名客户。一旦南京基地的供货受到严重阻碍,许多国际芯片厂商的既有生产布局和供应链规划都可能因此受到波及。
美国选择在2025年这个时间节点收紧出口豁免,其背后也与全球新一轮人工智能和半导体竞赛的背景息息相关。当前,各国都在争夺芯片制造的制高点,美国显然不愿给中国大陆提供任何喘息的机会,哪怕这意味着要增加自身企业的行政流程负担,也要将潜在的风险降至最低。
从资本市场的视角来看,此类政策风险的加剧,导致企业估值波动幅度增大。一旦新的限制或制裁措施出台,风险溢价便会迅速攀升,使得机构投资者趋于保守。同时,半导体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也将被动卷入,周期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强。
对台积电而言,当前最迫切的需求是稳定市场预期。然而,现实却是政策的持续变动,使得企业只能被动应对。它既要与美国政府进行艰苦的谈判,又要努力安抚客户和投资者。在任何表态和行动上,都必须经过再三斟酌,因为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不少业内人士其实早已预料到美国会收紧管控,只是未曾料到其节奏如此之快。此次台积电的“轮到”,也引发了对下一家可能受到波及的企业是谁的猜测,但无人敢打包票。
有人将此解读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去风险化”的必由之路,是大国战略博弈下的必然产物。技术自主与国家安全,已然成为关系到每家大型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所有参与者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此次事件的表面是出口豁免权的收回,但其深层原因,实则是美国对中国大陆科技产业崛起所产生的焦虑和防范心理。台积电在此过程中,只是被“推上牌桌”的一个代表,而其背后所折射出的矛盾,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刻得多。
未来走向如何,尚无定论。豁免权是否会被恢复?台积电与美国政府的博弈是否会出现新的转机?抑或是全球供应链将走向彻底的“割裂”?今天,仅仅是这场复杂博弈的序幕。
风云变幻的局势仍在继续,台积电的故事也远未结束。在紧张的氛围和未知的悬念中,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未来几个月内,每一个细微的风吹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