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行。近年来,义乌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在经贸领域间合作不断深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义乌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义乌通过浙江中欧班列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进出口货值达52.7亿元,同比增长20.4%。
9月1日,义乌铁路口岸车辆川流不息,在海关查验平台一个集装箱内,义乌海关监管二科吴玉诗和柳威敏手拿报关单和执法记录仪,对一票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的小商品进行查验。随后,该批货物搭乘浙江中欧班列(义乌—中亚五国)从义乌铁路口岸前往目的地。
“相比于海运和空运,铁路运输时间比海运短,运输成本比空运低,物流时间相对稳定。”义乌市天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叶秋然说,“像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身处亚欧大陆腹地,海运没那么方便,我们的客人都愿意通过铁路把货运到那边。”
在义甬舟大通道福田物流园(二期)的义乌市潮斌托运部档口,叉车师傅正熟练地将货物精准码放在17.5米平板车的车板上,装卸工按照“易碎在上、重货在下”的原则,依次把整个车厢装满。“基本上日均能发1到2车。”负责人马伊平向记者介绍,公司主要经营义乌至新疆线路以及中亚五国的“两段式”国际物流运输业务,出口的货物以义乌小商品为主,辅以国内其他集散地的机械设备、五金工具等。“我们在义乌集货,发往喀什、和田和阿克苏的口岸仓库,再由合作的国际卡航运往境外。”
在货物“跑起来”的同时,今年新线路也开始“动起来”。据马伊平透露,今年档口开始拓展俄罗斯市场,“目前俄罗斯线路的货量占比约5%,后续我们希望能将这一占比提升到10%~15%。”
今年前7个月,义乌通过浙江中欧班列对俄罗斯进出口总值达14.4亿元,同比增长160.9%,俄罗斯也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与义乌贸易额增速最快的国家。
“俄罗斯是我们玩具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订单多采用定制款,如智能仿真娃娃能识别俄语指令,可以与消费者进行交互。”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经营户孙丽娟告诉记者,客户出口到俄罗斯的货物,基本上采用浙江中欧班列+卡航的运输模式。这种“铁路+公路”的组合模式,比以往单纯依赖海运或空运要灵活很多。在中欧班列基础上衔接卡航,全程最快十多天就能到。
今年以来,国际陆港集团积极响应国际物流新趋势,以拓展“一带一路”第四物流通道为目标,通过新一轮国贸改革实践,创新落地“TIR+跨境电商”“TIR+一般贸易”“TIR+市场采购”多种TIR+模式,实现卡航“一次申报、一证到底、一车直达”“一站式”运输。截至目前,新添“义乌—绥芬河—莫斯科”“义乌—满洲里—莫斯科”“义乌—巴克图—塔什干”三条TIR运输线路。今年1至8月,卡航集运中心(孵化区)累计发车1598车,同比增长34.6%;出口货值9.58亿元,同比增长39.1%。
据义乌海关人员介绍,义乌通过浙江中欧班列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出口的商品种类从最初的小商品,扩展到如今的汽车配件、机械设备、建材等高附加值、新兴产业产品;而回程班列则带回了俄罗斯的板材,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电解铜、铜锭、铝锭等金属产品,哈萨克斯坦的大麦、小麦和麦麸颗粒等大宗产品,这对保障我国粮食、能源资源和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今年以来,义乌海关积极落实海关总署助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举措,在推动班列发展方面持续发力。除持续用好陆路启运港退税、铁路快速通关等通关便利化措施外,还将借助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东风,推动“铁路通关跨部门信息化互联互通”场景落地,持续提升班列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优化通关便利度,进一步发挥浙江中欧班列在深化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经贸合作中的作用。
来源:义乌商报
随着市场的蓬勃发展,义乌正以更开放的姿态吸引全球目光。而即将在12月6 - 8日举办的2025中国(义乌)外贸工厂展览会暨跨境电商采购会,更是备受瞩目。该展会将依托浙江省以及华东地区发达的外贸和跨境电商基础,以义乌“全球采购中心”“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为起点,致力于达到出口全球的目标,倾力打造国内顶尖外贸跨境类展会。
此次展会规模宏大,设有2000个国际标准展位,展览面积达50000平方米,预计将吸引60000名参观观众。展会将集中展示当下最流行、最具创新、最具竞争力的外贸产品,涵盖家居用品、五金/机电设备、电子电器、户外休闲用品、文化体育用品等多个品类,为外贸和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与产品供应链企业精准对接的服务平台,更好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