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曹操出行招股说明书
报告共计:658页
曹操出行招股书解析:吉利赋能的定制车舰队,如何撬动共享出行市场?
在共享出行赛道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由吉利集团孵化的曹操出行正式启动全球发售,其招股说明书揭开了这家网约车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与发展蓝图。作为中国市场份额前三的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以定制车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背靠吉利:定制车舰队成核心壁垒
曹操出行的独特之处,始于与吉利集团的深度绑定。作为吉利孵化的企业,其在车辆端拥有同行难以比拟的优势。截至2024年12月31日,曹操出行在31个城市部署了超过3.4万辆定制车,供附属司机使用,这一规模被第三方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认定为中国同类最大。
这些定制车并非普通家用车型的简单改造,而是从设计之初就瞄准共享出行场景。以枫叶80V和曹操60为例,其每公里持有成本(TCO)分别为0.53元和0.47元,较行业典型纯电动车降低33%至40%。低运营成本的背后,是吉利在供应链、换电技术等领域的支持——定制车采用换电架构,60秒即可完成能源补给,大幅提升司机有效运营时间;而吉利体系内的维修店和换电站网络,进一步降低了车辆维护成本。
定制车的大规模应用,直接推动了业务增长。2024年,由定制车完成的订单占总交易金额(GTV)的25.1%,较2022年的5.3%大幅提升。随着计划向所有附属司机推广定制车,并向合作伙伴销售,这一比例有望持续上升。
轻资产扩张:85城新布局背后的运力合作模式
在市场扩张方面,曹操出行走出了一条“轻资产”路径。2024年,其新增85个运营城市,均采用与当地运力合作伙伴合作的模式——向合作伙伴销售定制车,而非自行采购和管理车辆。这种模式既降低了资金压力,又能快速渗透新市场。
截至2024年底,曹操出行已在136个城市开展业务,当年GTV达170亿元,较2023年增长38.8%,市场份额为5.4%。值得注意的是,其运力结构中,合作伙伴司机贡献的GTV占比从2022年的55%提升至2024年的72.3%,显示出合作模式的高效性。
与此同时,曹操出行借力聚合平台的流量红利。2024年,来自高德、美团等聚合平台的订单占总GTV的85.4%,较2022年的49.9%显著提升。通过AI驱动的“曹操大脑”系统,其能动态调配运力、优化补贴策略,在聚合生态中实现高效运营。
技术驱动:从智能派单到自动驾驶
技术能力是曹操出行的另一张王牌。“曹操大脑”作为核心决策系统,通过实时分析供需数据,实现订单智能匹配、动态定价和补贴精准投放。数据显示,其订单响应率长期保持在88%左右,高于行业70%-80%的平均水平;司机平均每小时收入达35.7元,优于主要同行。
在安全领域,曹操出行的表现同样亮眼。2023年和2024年,其每百万订单事故率分别为45宗和37宗,远低于行业同期的112宗和101宗。这得益于定制车搭载的主动安全技术,如前方碰撞预警系统(FCW)和司机监控系统(DMS),以及对司机的严格培训体系。
面向未来,曹操出行已布局自动驾驶领域。2025年2月,其自动驾驶平台“曹操智行”上线,在苏州、杭州试点Robotaxi服务。计划与吉利合作开发L4级自动驾驶定制车,预计2026年底推出,该车将预装自动驾驶组件,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财务增长:从亏损到盈利路径清晰
业务扩张的同时,曹操出行的财务表现持续改善。2022年至2024年,其收入从76亿元增长至147亿元,毛利率从-4.4%提升至8.1%;经调整EBITDA率从-10.1%改善至2.6%,显示出规模效应下的盈利潜力。
收入结构中,出行服务占比虽从97.9%降至92.6%,但车辆销售业务快速崛起——2024年车辆销售收入达8.67亿元,占比5.9%,较2022年的0.4%显著提升,成为新的增长极。
行业机遇:共享出行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曹操出行的增长轨迹,契合中国共享出行市场的发展趋势。2024年,中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达3444亿元,渗透率仅4.3%;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增至8042亿元,渗透率提升至7.6%。
这一增长由两大因素驱动:一是共享出行每公里成本(约2.7元)较私家车(约4.5元)低40%,性价比优势显著;二是城市交通压力加剧,限行、停车难等问题推动消费者转向共享模式。
作为行业重要参与者,曹操出行正通过定制车、技术赋能和轻资产扩张,在巨头主导的市场中开辟差异化路径。随着自动驾驶等技术的落地,其有望在未来的智慧出行生态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658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