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投入与回报
企业设立基金会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作为基金会的原始注册资金。根据不同类型的基金会,企业的投入有所不同。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 800 万元人民币;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 400 万元人民币;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 200 万元人民币,且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
企业设立基金会后,在资金方面并非单纯的投入而没有回报。一方面,企业通过基金会开展公益活动,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例如,一些企业在参与公益项目的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另一方面,企业设立基金会也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员工参与公益活动,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然而,企业设立基金会也存在资金无法收回的风险。基金会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其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受到严格的监管。一旦企业将资金投入基金会,就不能随意撤回或挪用。如果基金会在运营过程中出现问题,企业的资金可能会面临损失。例如,如果基金会的公益项目失败,或者基金会的管理不善导致资金浪费,企业的投入可能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
(二)税收优惠
企业发起基金会在税收方面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根据相关规定,企业捐赠给基金会的资金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具体来说,企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企业当年年度利润总额的 12%,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 12% 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此外,基金会本身也可以申请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如果基金会申请到免税资格,其符合条件的收入可以不用缴税。例如,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 号] 第一条的规定,非营利组织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但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收入。
企业发起基金会申请税收优惠的方法如下:
首先,企业在进行捐赠时,要确保基金会具有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企业可以通过查询相关部门公布的名单,确认基金会的资格。
其次,基金会要申请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基金会需要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3 号] 的要求,向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免税资格申请,并提供申请报告、基金会章程和资产管理制度、基金会登记证件的复印件、上一年度的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公益活动和非营利活动的明细情况、上一年度的工资薪金情况专项报告、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上一年度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登记管理机关出具的基金会上一年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事业发展情况或非营利活动的材料、财政、税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