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换中国证监主席,被国际舆论认为中国政府再释出大力救市的信号。但中国跌跌不休的股灾能就此止血吗?分析人士说,目前救市的力道仍不足,而且最关键的是要“救经济”,若经济基本面持续找不出更大亮点,这波救市庆祝行情就会像“放烟花一样,放完了就消失了”。新华社2月7日傍晚报道,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突遭撤换,改由吴清接手,被市场解读为因救市不力而遭“杀头”。据Marketplace的最新统计,中国股灾若从2021年的高点算,市值已蒸发大约7万亿美元,若以中国注册股民约2亿人计算,等于每位股民三年来平均损失近3.5万美元。分析人士表示,市场还在观望,政府后续会不会出台更具体、规模更大的利好措施,若无,中国的熊市和股民信心危机恐难真正扭转。据央行最新统计数据,外资持有中国股票和债券的总金额已从2021年底的8万亿人民币,降至去年6月的6.6万亿人民币,等于早已净流出18%,达1.4万亿人民币。有金融观察家认为,中国经济量体大,对世界经济一度影响很大,中国股市昔日的涨跌也常常连动波及全球股市,但自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速与中国脱钩,并降低对中国供应链和制品的依赖,改买墨西哥、越南、柬埔寨和菲律宾制造的货物后,等于在世界和中国之间筑下了一道防火墙,中国股市与全球股市的连动也就大幅降低了。换言之,“中国经济打喷嚏,全世界感冒”的说法正在成为历史。摆在证监会新任掌门人吴清面前的紧迫任务是:完善中国股市的治理结构,从重在融资圈钱转向价值投资,摆脱公司上市目的为国企脱贫解困和为商业银行分散风险的圈钱模式,并完善上市审核机制和退市机制,对财务造假者坚决予以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