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闵强
白酒酿制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作为一项传统产业,如何让古老的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对提高产业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大课题。
12月初,劲牌公司三香原酒基地采风行走进宜宾南溪酒业,通过实地探访,向众人展示了劲牌结合科技创新,推动传统酿酒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品质的稳定性,保障了食品安全。

据了解,南溪酒业前身是宜宾六尺巷酒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劲牌公司主导投资兴建的五粮浓香型白酒企业,占地面积1025亩,总规划投资40亿元,目前已拥有专利35项(其中自主发明专利20项)、获得科技进步奖 1 项,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公司传承浓香白酒古法酿造技艺,并借助现代化理念、技术与装备进行生产模式及生产场景创新,在行业内率先推动‘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酿造,改变传统酿酒行业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四化酿造水平行业领先。”南溪酒业总经理汪大洲介绍道。

如今,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劲牌宜宾南溪酒业的浓香型原酒产能逐步提高,在承载劲牌公司浓香型原酒生产储备战略的同时,也满足了旗下毛铺草本酒对高品质浓香型原酒的需求。此外,劲牌还分别在湖北黄石建立了清香型原酒基地,在贵州茅台镇建立了酱香型原酒基地。至此,劲牌“三香”原酒基地已对标各香型头部酒企,在核心的产区完成布局。随着各大基地的建设投产,目前劲牌已有清浓酱香及其他原酒储存逾60万吨。
事实上,不光是劲牌,五粮液、贵州茅台等一线酒企,均在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专注从原料和产区等方面提升名酒品质和口味。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五粮液股份公司研发费用投入同比增长30%以上。近五年来,五粮液花费近50亿元投入技术研发,承接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20余项,自主创新技术在总体技术中的比重在90%以上。近十年,茅台不断加大科学技术创新投入,开展各类科研创新项目260多项,并逐步实施了5000多项小改小革项目,逐步构建形成了基础研究体系、酿造工艺技术体系、酒体设计体系、品质评价体系和全产业链食品安全管控体系等五大酿造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体系。

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总结中国名酒近70年发展和贡献,认为名酒是白酒科技飞跃的创领者、是白酒生态酿造的践行者、是白酒品质升级的开拓者、是白酒品牌形象的塑造者、是白酒品牌消费的示范者、是白酒文化传承的守望者、是白酒产区建设的扛鼎者、是白酒国际化发展的推动者。他将科技对白酒发展的贡献放在了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