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银行卡的少了,拉卡拉港股IPO需要新故事
创始人
2025-11-15 12:16:12
0

作者丨青博

编辑丨六子

有“第三方支付第一股”之称的拉卡拉,在透露赴港IPO计划四个月后迎来关键进展。10月17日,其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若成功上市,将实现“A+H”两地挂牌格局。此次冲刺港股,核心目标是推进国际化战略,打造国际资本平台。

然而,在此关键节点,拉卡拉却遭到重要股东果断离场,第一大股东联想控股正在逐步减持,创始人孙陶然的胞弟及一致行动人孙浩然,更是已完成“清仓”操作。此举引发市场关注,是否重要股东信心不足?

眼下拉卡拉自身正处在重要的转型窗口。随着银行卡交易量不断下滑,自身支付业务正面临如何突破增长瓶颈的隐忧。拉卡拉的这场IPO,更像是一场在转型生死线上的求生选择。

01

「上市前夕,惨遭股东“清仓”」

资本市场,信心堪比黄金。拉卡拉冲刺港交所的关键节点,两大股东的密集减持并非利好信号。

7月1日,拉卡拉公告称,第一大股东联想控股计划在7月23日至10月22日期间减持不超过3%的股份。最终,这一计划在9月30日前便告完成,比原定截止日提前近一个月。

截至9月30日,联想控股共减持2364万余股,持股比例由26.54%降至23.54%,以减持均价计算,套现超过5.45亿元。

联想控股在拉卡拉的发展中,长期扮演财务投资与战略支持角色,并不参与日常经营。此次上市前减持,也被视为一次套现行为。2025年上半年,受全球稳定币立法提速等利好影响,拉卡拉作为概念股股价持续走强,从4月的13.55元/股涨至6月的35.77元/股,为其减持提供了有利时机。

更引人关注的是第三大股东、创始人孙陶然胞弟及一致行动人——孙浩然的“清仓式退出”。5月20日,孙浩然公告拟于6月12日至9月11日期间减持2.45%股份,彻底退出股东行列。据《中国经营报》报道,9月初该计划已完成,孙浩然合计减持1927万余股,套现约4.93亿元,持股比例归零。

事实上,自拉卡拉上市以来,孙浩然的持股比例持续下降,从2021年的4.85%

一路降至2024年的2.41%。

赴港上市本是战略升级的关键一步,重要股东却在此时大幅减持,难免被市场解读为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信心不足。

拉卡拉的确面临持续压力。自2021年净利润达10.83亿元的高点后,盈利持续波动,2022年甚至巨亏14.38亿元,虽于2023年扭亏为盈,但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回落至3.51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7.32%,净利润下降33.90%,仍陷于“营收利润双降”的困局。

*图源拉卡拉财报

在当前业绩持续承压的背景下,赴港上市是拉卡拉拓宽融资渠道、缓解经营压力的可行路径,但也面临港股市场对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更为严苛的审视。拉卡拉目前正面临业绩下滑、重要股东密集减持的“内忧外患”。若想赢得国际资本市场信任,需要在缺乏老股东背书的局面下,向投资者证明其具备清晰的转型路径与可持续的增长潜力。

02

「支付主业萎缩,增长引擎熄火」

更为严峻的是,拉卡拉正面临深层次的结构性风险,高度依赖的支付主业,长期处于下行通道。

拉卡拉业务由支付、科技服务与其他三部分构成,其中支付业务常年贡献总营收的85%以上,2025年上半年占比更是高达89.1%,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该业务主要包括扫码支付与银行卡收单两大板块,后者虽为传统核心,但也导致了业务结构单一的结构性风险。

随着移动支付持续渗透线下场景,银行卡收单业务长期处于下行通道。其支付占比从2022年的79.4%下滑至2024年的66.2%,萎缩态势明显。

2024年,拉卡拉支付总交易金额由2023年的4.51万亿元降至4.22万亿元,其中银行卡交易规模从3.31万亿元萎缩至2.86万亿元。尽管同期扫码支付金额从1.20万亿元增长至1.36万亿元,却仍难以抵消银行卡业务大幅萎缩对整体交易规模的拖累。

2025年上半年银行卡交易金额为1.30万亿元,同比减少12.2%;拉卡拉在最新三季报中坦言,由于银行卡支付整体承压,数字支付收入出现下降。

*图源互联网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拉卡拉身上,整个线下银行卡收单市场已见顶。据《中国经营报》引述博通分析模型测算,2024年非银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规模(不含线下条码支付)同比下降19%至25.53万亿元。

银行卡的直接使用频率显著降低,费率更低、操作更便捷的移动支付方式已成为主流。2025年,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合计占据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份额的85%以上。这些C端巨头通过联名卡、优惠活动等方式,将用户银行卡深度绑定至自身生态,持续分流拉卡拉在收单市场的交易份额。

此外,内部的合规风险也不断消耗着拉卡拉的财务与信誉资产。 2023年曝出的“跳码”事件,该行为指支付机构以优惠费率向不合规商户提供结算服务,并利用费率差套利,对拉卡拉造成重创,直接导致其2022年业绩亏损超14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拉卡拉自上市以来几乎连年被爆出合规问题,屡次因违反商户实名制、反洗钱规定等受到处罚。2023年,拉卡拉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行为被罚875.4万元。据南都·湾财社不完全统计,2024年拉卡拉再被处罚近800万元。

无论是银行卡收单还是移动扫码支付,均已步入低增长的存量竞争阶段,叠加内部合规风险持续消耗的双重压力下,拉卡拉已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这意味着,依赖旧有模式的道路已行至尽头,战略转型成为其破局求生的唯一出路。

面对银行卡收单与扫码支付双双进入存量市场的现实,拉卡拉的传统主业已触达天花板,加之内部合规风险持续消耗,陷入了一种双重困境。在此背景下,开启战略转型,已成为其求存图变的唯一选择。

03

「转型故事能否撑起IPO」

面对业绩增长的停滞,拉卡拉将突围的希望锚定于“支付+SaaS”模式,力图通过数字化赋能,与中小微商户深度绑定,重塑其增长引擎,SaaS服务同样是整个支付行业寻求增长的核心引擎。

拉卡拉在此领域的布局起步并不算晚。2019年,宣布进入4.0战略阶段,推动自身由传统支付服务商向综合金融科技服务商转型。推出“钱账通”“油站通”等SaaS产品形成行业解决方案。2024年,拉卡拉新增零售SaaS服务门店超1万家,目前已覆盖超过10万家商户。

拉卡拉将SaaS视作转型引擎,但该业务收入已连续三年下滑,增长乏力。据证券之星,2024年科技业务收入为2.83亿元,同比下降18.43%,占总营收的4.91%,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为1.4亿元,同比再降17.5%。对整体营收贡献依然极为有限。

今年年初,拉卡拉仍在加码“支付+SaaS”战略,斥资2.5亿元战略入股国内头部餐饮SaaS企业天财商龙,成为其第一大机构股东。董事兼总经理王国强强调,这是“拉卡拉2019年上市以来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

天眼查显示,天财商龙成立于2007年,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8亿元,在天财商龙三季度与拉卡拉完成并表后,带动科技服务收入实现108.75%的同比增长。

*图源天眼查

虽在短期内显著拉高了科技服务的收入增速,然而,这一资本驱动的增长表象之下,拉卡拉面临的生态构建挑战更为严峻。公司转型本质是从硬件收单(POS机)的“工具思维”,进化到“支付+SaaS”深度融合的“生态思维”。但现实是,其SaaS服务对支付客户的渗透率不足8%,远低于竞争对手移卡科技20%的水平,被寄予厚望的科技服务业务,尚未实现质的跨越,未能形成规模化的第二增长曲线。

拉卡拉在资本市场讲述的另一个故事,则落在了跨境支付上。作为此次赴港上市的战略方向之一,该业务在2025年前三季度展现出高增长势头:商户规模与交易金额同比分别增长71.91%和77.56%,成为招股书中最亮眼的数据之一。

然而光环之下,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目前跨境业务仅占拉卡拉整体支付交易金额的1.16%,在短期内仍难以担当支撑业绩大局的重任。

当赖以生存的支付主业持续萎缩,而被寄予厚望的新业务尚难担重任,拉卡拉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其“支付+SaaS”模式能否构建起真正的垂直行业壁垒,将是决定这场战略转型成败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赴港上市已不仅是一次战略选择,更是一场为破局输血的“求生之战”。市场是否会为其转型故事投下信任票,无疑是留给管理层最严峻的拷问。

- END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有色金属板块冲高 每经AI快讯,有色金属板块冲高,中色股份、豫光金铅涨逾6%,西部材料、洛阳钼业、湖南黄金等涨幅居前。...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攻略:详细步骤...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全攻略 作为国内知名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小红书已成为品牌和个人扩大影响力的关键渠道。想...
原创 2... 2024年,全国各大城市的GDP榜单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经济画卷,缓缓展开在世人面前,其中温州的异军突...
字节跳动 - 张一鸣的创业故事 张一鸣,一个80后的“技术宅”,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赫赫有名,作为字节跳动的创始人,他带领公司从一款新...
原创 银... 2025年银行迎来了新的一项变革,瞬间感觉到温暖了许多! 针对60岁及以上的老人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
为什么许多小微企业选择助贷平台...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尤其是当银行贷款因信用记录不佳、缺乏担保或其它原...
贷款到账后,结果以“不是本人意... 明明都签了居间合同,贷款也帮客户拿到了,到收贷款中介费时,客户却以“《贷款居间合同》不是本人签署、协...
原创 湖... 湖北银行和汉口银行哪个实力更强,取决于股权背景,资产规模,业务机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网点覆盖,战...
小红书账号如何更改领域?详细步... 如何调整小红书账号领域方向 在小红书运营过程中,许多创作者会遇到内容方向与个人定位不符的情况,及时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