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市公司跨境并购典型案例汇编》由上交所编制,收录16家沪市公司跨境并购代表性案例,系统呈现企业通过跨境并购配置全球资源、驱动产业升级的实践路径,涵盖多元交易架构、行业分布及核心经验,为市场主体提供实操参考。
并购呈现多维度创新特征。方案设计上,既有现金直接收购,也包含现金+股份要约私有化、跨境换股、并购基金私有化后再收购等创新模式,如至正股份借助新《战投管理办法》实现首单境外非上市公司股权跨境换股。行业覆盖广泛,成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重:紫金矿业、洛阳钼业等布局海外矿产资源,海尔智家、文灿股份等收购境外优质制造资产;豪威集团、凌云光等聚焦先进技术与产能,实现半导体、工业相机等领域突破。
核心案例凸显战略导向与协同效应。万华化学通过“分步收购+整体上市”模式,收购匈牙利BC公司打造全球化工龙头,业绩承诺超额实现率达145.19%;豪威集团以“现金+股份”分步收购,间接收购全球前三图像传感器企业,市值三个月内突破千亿;洛阳钼业践行“逆周期收购”,通过收购巴西铌磷业务、刚果(金)铜钴矿,构建多矿种全球版图,2024年营收突破两千亿元;海尔智家多次跨境并购,收购GE家电、Candy等品牌,实现海外收入占比达50%。
交易呈现鲜明区域与市场特征。地域上,并购标的遍布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地,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企业需求集中。资金来源多元,包括自有资金、银团贷款、并购基金等,如长电科技联合产业基金破解融资困境,瀚蓝环境通过“自有资金+并购贷款+联合投资”筹集111亿港元完成港股私有化。估值定价上,多采用市场法、收益法综合评估,部分案例设置或有对价、业绩承诺等机制平衡风险。
行业趋势与挑战并存。趋势方面,政策支持持续加码,“并购六条”等政策简化流程、降低门槛;产业整合导向明确,横向补强技术与市场、纵向延伸产业链成为主流;跨境换股、介绍上市等创新模式落地,提升交易灵活性。挑战包括跨国监管审批复杂、文化与管理整合难度大、汇率与地缘政治风险等,案例企业通过提前布局合规审查、保留核心团队、设置风险对冲机制等方式应对。
报告核心启示在于,成功的跨境并购需以清晰战略为引领,匹配产业升级需求;创新交易架构与融资模式可提升交易效率;注重并购后技术、市场、管理的深度整合,方能释放协同价值。未来,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企业全球化能力提升,跨境并购将成为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推动更多企业实现从“中国企业”到“全球企业”的转型。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