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11月14日电 (陈琦、刘敏)11月14日,以“再生商业力——城市更新的非标觉醒”为主题的第二届西南非标商业大会在重庆市渝中区举行。300余家全国优质非标商业运营商和主理人品牌共聚一堂,共探“城市更新、商业创新”赋能非标商业的发展新机遇。
大会现场,渝中区发布了2025年优质项目机会清单,举行了渝中区年度非标商业品牌集中签约仪式、西南非标商业联盟新成员入盟仪式,为全国优质非标商业运营商和主理人品牌搭建资源对接与交流平台。
第二届西南非标商业大会在重庆渝中区举行。渝中区商务委供图
激活非标商业“强磁场” 为重庆商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重庆作为西南地区唯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已成为非标商业发展的天然试验场和核心策源地。渝中区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核心区,在全市率先出台非标商业支持政策,构建起“载体-场景-品牌-政策-平台”全要素保障,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向渝中聚合,为重庆商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渝中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谢东介绍,自去年西南非标商业首届大会以来,渝中区新增全国唯二万象高端非标产品万象新华、鲁祖庙传统风貌区等载体30万方,法国百年西点品牌安吉丽娜等55个非标品牌密集落地,地王广场全国最大二次元购物公园、2077赛博城市等20个特色IP燃动消费热潮,正逐渐成为引领年轻化、个性化、品质化消费新潮的风向标。
重庆市商务委副主任叶力娜表示,在消费提质扩容与城市有机更新的大背景下,非标商业跳脱传统商业的标准化范式,凭借其独特的在地文化、沉浸的场景体验、活力的商业生态,为盘活存量空间、重塑城市肌理提供了全新思路,不仅是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激活消费潜能的战略选择,更是培育城市商业新活力、引领未来消费趋势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渝中区实施的一系列城市更新项目,留住了母城记忆、激活了后街经济、提升了商业价值,成为海内外游客热衷的旅游目的地。”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总工程师王慎川表示,渝中区的生动实践,充分证明了城市更新与非标商业融合能够创造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下一步,重庆将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支持西南非标商业联盟发挥更大作用,持续加强老旧厂房、低效楼宇、传统商业设施等闲置空间改造利用,建设多元活力空间,打造“山城后巷”品牌,以城市更新推动消费载体升级、消费场景打造、消费潜力释放、消费动能培育。
渝中区推出三大类别非标商业机会清单
活动现场举行了渝中区年度非标商业品牌签约仪式,签约品牌涵盖文化传播、美食餐饮、沉浸式体验等多元业态矩阵。渝港经贸文化交流重庆会客厅、物与岚等一批标杆性创新项目将落地渝中区,成为丰富消费场景供给、激活商业创新活力的重要“非标”力量。
会上,渝中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罗毅作2025年渝中区优质项目机会推介,推出三大类别非标商业机会清单,包含25个投资项目,旨在与优秀的商业运营团队、主理人品牌等经营主体共享非标商业发展机遇、共绘非标商业璀璨未来。
罗毅介绍,渝中区针对投资人推出长滨路沿线城市更新项目、大坪正街城市更新项目、燕子岩-飞机码头城市更新项目等七个城市更新片区项目;聚焦运营效能升级,针对运营商推出挑花厂数字文创产业园、体育环路项目、中华路73/74号房屋改造项目等八个园区街区提升项目;赋能商业价值共创,针对主理人推出马鞍山东区、枇杷山老街D区、嘉宾里等十个潜力优质资产项目。
此外,西南非标商业联盟新成员入盟仪式也于当日举行。该联盟阵容的持续扩容,不仅彰显了西南非标商业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更将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凝聚区域发展合力,为非标商业规范化运营、规模化发展提供支撑,助推西南地区商业创新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