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象君了解,北交所上 市委员会2025年第32次审议会议、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第54次审议会议共定于11月14日召开,共审议2家IPO企业,2家企业均获通过。
值得一提的是,恒运昌于2025年6月13日获科创板IPO受理,在递表20天后即7月3日,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关于2025年第二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抽查名单的公告》中曾被抽中现场检查。2022年-2024年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131.87%,3年增速超4倍。
农大科技(首发)获通过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新型肥料及新型肥料中间体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公司以自有知识产权的腐植酸活化技术、包膜控释技术等核心技术为基础,主要产品包括腐植酸增效肥料、控释肥料、水溶肥料等新型肥料及包膜尿素等新型肥料中间体。2020年至2022年,经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认定,公司包膜尿素产销量位居行业第一;经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认定,公司腐植酸复合肥料产销量位居行业第二。2018年以来,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连续评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深耕于新型肥料领域,不断研发创新产品、优化生产工艺,向广大种植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在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和产品的同时,公司将新型肥料中间体应用推广至同行业企业,推动肥料行业企业向绿色化、科技化转型,为我国农业的绿色生态贡献力量,在新型肥料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公司核心产品腐植酸增效肥料市场地位突出,公司的控释肥料创新采用可降解物质作为包膜材料组成部分,自主研发的双流体喷涂、原位成膜技术,增强了产品控释性能,养分利用率高。公司通过将多项核心技术的功能交叉融合、拓展应用,形成了丰富的产品布局,产品兼具节约肥料、平衡营养、改良土壤、提升地力等功能。
公司客户包括品牌农资生产企业、中国邮政、政府客户、农资流通客户以及广大种植户,公司新型肥料中间体推广应用到了云天化、美盛农资、中农集团、中化化肥、云图控股、新洋丰、天禾股份、史丹利等大型品牌农资生产运营企业,带动肥料产业链企业绿色转型。
发行人此次IPO保荐机构为国金证券,会所为中兴华,律所为中伦。
本次发行前公司股份总数为6,000.00万股,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000.00万股(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的情况,含本数),且发行后公众股东持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1、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铭泉投资持有公司3,257.56万股股份,占公司股本总额的54.29%,为发行人的控股股东。
马学文及其一致行动人马克直接或间接控制公司4,565.92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76.10%,且马学文担任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马克担任公司的董事、董事会秘书,二人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
2、主要财务数据
报告期内,发行人营业收入分别为26.76亿元、26.37亿元、23.63亿元、14.95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1.01亿元、1.45亿元、1.26亿元。
3、拟募资4.13亿元,用于4大项目
此次IPO拟募集4.13亿元,用于年产30万吨腐植酸智能高塔复合肥项目、年产15万吨生物肥生产线建设项目、环保低碳生物研发中心、补充流动资金 。
4、发行人的具体上市标准
根据《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2.1.3条,结合自身经营规模、盈利情况等因素综合考量,选择的具体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
5、企业关注点
公司在新型肥料行业的市场地位已得到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充分认可。公司成立以来,组建了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农业农村部腐植酸类肥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腐植酸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壤改良与植物营养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公司目前已取得44项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18年以来,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024年,公司被评为“中国化肥企业100强”、“中国特种肥料企业50强”。
公司连续多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累计承担或参与“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省部级项目40余项。公司主持或参与起草了《腐植酸复合肥料》《腐植酸生物有机肥料》《腐植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腐植酸土壤调理剂》《聚合物包膜尿素》《聚合物硫包衣尿素》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公司目前系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技术领先优势与影响力。公司一贯重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为公司快速持续发展储备相关技术,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恒运昌(首发)获通过
深圳市恒运昌真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主要从事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等离子体激发装置、等离子体直流电源、各种配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并引进真空获得和流体控制等相关的核心零部件,围绕等离子体工艺提供核心零部件整体解决方案。
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是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化最难关卡之一,技术壁垒高、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生产的“精确复制”要求极高,因而国产化率极低。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领域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的国产化率不足12%。 公司聚焦于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的技术攻关,历经十年,先后推出CSL、Bestda、Aspen三代产品系列,成功打破了美系两大巨头MKS和AE长达数十年在国内的垄断格局。
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二代产品Bestda系列可支撑28纳米制程,第三代产品Aspen系列可支撑7-14纳米先进制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
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行业具有“精确复制”的要求,以保障晶圆厂在产能快速扩张下的芯片品质,因此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的量产必须确保高度稳定和可重复的生产工艺,并且需经过精密的校准和严格的测试流程,以保证性能的一致性和长期稳定性。在此严苛要求下,公司已具备成熟的规模化量产能力,公司产品已量产交付拓荆科技、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微导纳米、盛美上海等国内头部半导体设备商,并成为薄膜沉积、刻蚀环节国内头部设备商的战略级供应商。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与上述客户已实现百万级收入的自研产品共38款,实现千万级收入的自研产品共24款。
发行人此次IPO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会所为天健,律所为锦天城。
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为5,077.1129万股,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693.0559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不超过6,770.1688万股。
1、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恒运昌投资持有公司25.8179%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乐卫平。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乐卫平直接持有恒运昌11,721,312股股份,直接持股比例为23.0866%,并通过恒运昌投资、投资中心、投资发展中心分别间接控制恒运昌25.8179%、20.7787%和3.1895%的股份表决权,合计控制恒运昌72.8727%的股份表决权。同时,乐卫平报告期内担任恒运昌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是恒运昌实际控制人。
2、主要财务数据
报告期内,发行人营业收入分别为1.58亿元、3.25亿元、5.41亿元、3.04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18.79万元、7982.73万元、1.42亿元、6934.76万元。
3、拟募资14.69亿元,用于5大项目
此次IPO拟募集14.69亿元,用于沈阳半导体射频电源系统产业化建设项目、半导体与真空装备核心零部件智能化生产运营基地项目、研发与前沿技术创新中心项目、营销及技术支持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
4、发行人的具体上市标准
公司选择适用《科创板上市规则》第2.1.2条第一款,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5、企业关注点
公司是国产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行业龙头,是国内极少数实现半导体级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量产的企业,主要依据如下:公司半导体级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产品在2020年下半年开始批量交付,打破多年来国外巨头在国内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领域的垄断格局。公司Bestda系列和最新一代产品Aspen系列均已通过验证并量产,其中Bestda系列可支撑28纳米制程,最新一代产品Aspen系列可支撑7-14纳米先进制程,并已达到与MKS、AE次新一代产品同等的性能指标,实现了对美系巨头产品的国产替代。公司已实现批量交付拓荆科技、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微导纳米、盛美上海等国内龙头半导体设备商,并配套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国内晶圆厂。
半导体零部件实现规模化交付前需要经历严格复杂的验证程序,需要和下游设备商以及晶圆厂有很充分、密切的协同合作。通过与客户工艺的深度磨合,公司产品下游应用机台从PECVD、PEALD等设备,扩展到PVD、刻蚀设备、清洗/去胶设备、离子注入设备、键合设备等,实现全面突破。
经过多年耕耘,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和质量,公司已成为国内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领域的龙头厂商,下游应用涵盖半导体、光伏、显示面板等国家重点战略行业,在半导体行业领域是国内极少数实现量产的企业。
本文来自大象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