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一架新引进的空客A330客机抵达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后,穿越了象征民航最高礼遇的“水门礼”,正式入列海南航空机队。
这架新飞机创造了一项新纪录——海南自贸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单票享惠数额新高。受益于“零关税”政策,企业可以享受减免税款约1.14亿元的利好,大幅降低企业飞机引进成本。
海南以实现运输来往自由便利为目标,加快推进自贸港政策落地,持续释放航权开放政策效应,有序扩容航空运力,新开和加密海南与RCEP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航线,积极推动海南机场航空枢纽能级提升,高质量高标准构建自贸港“空中桥梁”。
此次引进的A330新飞机,其最大航程较前代增加700海里,赋予了机队更丰富的航程梯度,使航线规划与运力调配更加从容。海南航空总裁余超杰表示,新飞机将重点投入欧洲、大洋洲和中东的约15条关键远程航线,持续加密和拓展“空中丝绸之路”网络。同时,新飞机也将服务于北京、海口出发的精品快线和自贸港快线,从而实现国际与国内航线网络的高效衔接。
通过“零关税”政策,民航客机持续上新,货运飞机也加快飞向海南自贸港。
作为海南省首家全货运主基地航空公司,中州航空陆续引进了两架波音777型全货机,新飞机航程可达17445公里,能连续飞行18小时,是国际货运的“黄金搭档”。这两架洲际飞行货机,货值共13.97亿元,减免税款1.97亿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中州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唐磊介绍,企业已将总部落户到海南,持续扩大宽体远程货运机队规模,构建覆盖国内、连接全球的航空货运网络,在飞航线超过50余条,为全球贸易往来搭建了高效快捷的“空中通道”。
自贸港不仅引进新飞机,更注重引进新产业。
航空维修产业的高效运转离不开航材供应体系的强力支撑。海南自贸港设立了首个航空零备件寄售库房,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优惠、更便利的航材保障服务。
海口空港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烨介绍,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已完成超过2300架次飞机维修,承接了包括卡塔尔航空、菲律宾皇家航空、西班牙伊比利亚航空等20多家境外航空公司在内的百余架次进境飞机大修和喷涂业务,许多国家的航空公司已经成为这里的“回头客”。
同时,聚焦补链强链,海南诞生首个临空经济千亿级产业集群。近年来,依托海南自贸港最大的空港——美兰国际机场,在自贸港政策红利加持下,海口江东新区持续培育壮大航空客运、航空物流、航空维修、飞机租赁等核心产业,带动上下游临空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当前,江东新区临空经济区重点围绕航空客运、航空物流、跨境电商、融资租赁和航空维修等产业开展招商工作,已招引中州航空、华龙航空、中航租赁、傲基科技等63家重点企业,临空经济产业集群突破1000亿元。
“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与其他两张‘零关税’清单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进口货物的高货值属性,其减免的高值税款更是政策红利最直接的体现。”海口美兰机场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孟桓宇介绍,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目前政策不仅惠及飞机,还惠及轮船、游艇、多功能乘用车等领域,已实现了海、陆、空三类享惠商品全覆盖。
截至今年9月,已进口“零关税”游艇130艘,货值共7.38亿元,减免税款2.7亿元,主要进口原产国为法国、意大利、德国等。
为释放更大政策红利,海南自贸港政策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也在不断优化调整。2023年,海口海关协助推动进口半挂车用的公路牵引车、机坪客车、全地形车、9座及以下混合动力小客车(可插电)等22项商品增列至《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交通工具及游艇清单》。
“海陆空”全覆盖,政策赋能千行百业。海口海关关税处处长冯云云介绍,政策实施以来截至今年9月,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项下进口货值98.34亿元,减免税款25.85亿元,享惠企业388家,惠及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文昌市等地。
更多报道
“首”望自贸港丨海南自贸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享惠企业持续扩容,累计减免税款25.85亿元
航企“搬家式”落户,海南有何吸引力?
企业前脚刚落户海南,后脚就收到了“大礼”,中州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州航空)成功完成第一笔大单——海南自贸港首架“零关税”大型飞机。
如今,该公司报关专员周积贵仍清晰记得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2022年9月8日,企业引进的一架波音777型货运飞机在海口海关所属海口美兰机场海关通关放行,货值1亿美元,减免税款9589万元人民币。
而当年的8月,中州航空才敲定一项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计划,整体迁移落户海南,成为海南省首家全货运主基地航空公司。这次落户不是一个子公司签约注册落地,而是“搬家式”落户,把企业总部落在海南。
逐梦海之南,中州航空始终向往着蓝天,乘海南自贸港政策东风,飞向更高更远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随公司来海南,周积贵见证着企业的“新”欣向荣之路。点击查看全文→
《海南日报》2025年11月11日A05版版面图
实践者说
海口美兰机场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孟桓宇:“小窗口”服务大飞机 好政策激活新动能
我是海口海关所属海口美兰机场海关业务窗口一线关员孟桓宇,今年是我入关以来的第四个年头。这四年来,很荣幸见证了海南自由贸易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在航空领域从“0”到“1”,再从“1”到“N”的加速跑进程,在一张张企业申报的报关单中,我通过直观的数字,切实感受到了海南自贸港政策的吸引力。
政策是否精准滴灌,企业最有发言权。2022年9月8日,一架波音777型货运飞机在海口美兰机场海关通关放行,货值1亿美元,减免税款9589万元人民币。这是海南自由贸易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实施以来首次享惠的“零关税”大型飞机,在当时创下“零关税”政策项下单票享惠数额新高。中州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也向我们反馈,自贸港“零关税”政策大幅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增强航空企业在海南发展的信心。
为了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做到辖区企业应享尽享,我们就企业最为关心的企业享惠资质问题、货物享惠资质以及具体通关流程展开梳理,抓好政策合规这一大点和业务规范这一细节,发挥青年文明号服务职责,通过“服务包”送政策进企、政策集市宣讲以及一对一座谈等多种形式,让服务窗口开到企业里。
在政策落地的五年间,海南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目前涵盖了多功能乘用车、多用途货车、滑翔机、货运飞机、游艇、帆船等,实现了海、陆、空三类享惠商品全覆盖。
为企业送上的“真金白银”红利,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用好政策不是海关说、企业做这么简单,唯有海关和企业在政策理解、信息沟通和业务协作等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协同, 才能让我们的政策落地更好,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启动全岛封关运作,我们将持续聚焦海南企业发展需求,做好封关前后政策衔接,采用智慧监管、顺势监管等方式提升服务效能,发挥优势政策助力产业集聚,全力以赴为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贡献海关力量。
政策一分钟
海南自贸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
全岛封关运作前,对海南自由贸易港注册登记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交通运输、旅游业的企业(航空企业须以海南自由贸易港为主营运基地),进口用于交通运输、旅游业的船舶、航空器、车辆等营运用交通工具及游艇,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符合享受政策条件的企业名单,由海南省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市场监管、海事及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等主管部门会同海南省财政厅、海口海关、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参照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中交通运输、旅游业相关产业条目确定,动态调整。
享受“零关税”政策的交通工具及游艇实行正面清单管理。清单由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海南实际需要和监管条件动态调整。
记者“首”记
上门服务 精准惠企
政策是否精准滴灌,企业最有发言权。在和企业的交流中,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注意到,对于政策,企业最关注的是实施的具体细则,因为这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及时享受政策红利。有时候,政策落地的便捷度甚至能决定企业是否有动力去申请应用政策。
让人欣慰的是,海关在这方面作出示范。在获悉企业飞机购置计划后,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海口美兰机场海关联动相关单位,送政策上门,面对面开展政策辅导:享惠主体如何申请、“零关税”飞机如何通关、税收减免怎么操作,引进后续有哪些具体的使用监管要求……海关关员“一企一策”讲透企业应用政策的具体细则,帮助企业完整打通政策落地全过程。
着眼未来,随着政策扩容升级,主动服务愈加重要。海南相关部门将持续加强政策宣传和精准推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开展“大宣讲、大宣传、大服务”行动,向企业详细解读政策,指导企业深入理解政策要求,实实在在享受到政策红利,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总监制:汤锡朝
监制:傅光锴
审核:孙赢男
责任编辑:黄燕
编辑:吕玉艳
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