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周融资概述
本周上海共发生19起融资,张江有8起。
2.融资企业动态
3.热点行业聚焦
01
融资综述
加冕研究院据张通社Link数据库统计, 本周(11.03 – 11.09),上海企业共发生19起融资事件,其中有9起披露了融资金额,合计金额约8.255亿元。本期与上期(17起)融资事件数多2起。
从行政区域分布来看,本周上海共有6个区发生融资事件。浦东新区融资事件数量最多,有8起,总融资额达4.35亿元,其次是闵行区,有6起。
从融资轮次来看,本周上海融资A轮最多,有8起;其次是天使轮,有6起。本周发生1起低空经济领域B轮3亿元大额融资。
从行业分布来看,本周上海融资共涉及10个行业,医疗健康融资事件最多,有5起,其次是集成电路,有4起。其余行业发生1-2起。
02
热门融资速览
时的科技完成3亿元B++轮融资
11月7日,时的科技完成3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映资本、钧山资本、普华资本联合投资。
加冕观点:
时的科技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载人倾转旋翼eVTOL研发商。公司聚焦倾转旋翼这一城市空中交通(UAM)最优技术路径,从战略高度规避技术路线试错风险,集中资源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与系统工程优化。公司所选择的倾转旋翼构型,兼具垂直起降能力与高速巡航效率,已成为全球头部企业共同聚焦的技术方向。其自主研发的E20机型具备32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200公里航程、450公斤有效载荷的综合性能指标。截至目前,E20已完成超1000架次试飞,并实现全球首次eVTOL载多人飞行及创始人CEO同乘验证,在适航进程上,E20已进入符合性验证阶段。11月6日,时的科技总部落户上海闵行。本轮融资将有利于飞机研发、测试及团队发展。
微滔生物完成超亿元天使轮融资
11月5日,微滔生物完成超亿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B Capital、顺禧基金和杏泽资本跟投。
加冕观点:
微滔生物位于张江,是一家血液瘤及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研发商。公司基于靶向LNP递送系统开发的In Vivo CAR-T疗法,专注于为血液瘤及自身免疫疾病带来革新性的治疗手段,可直接在患者T细胞内完成CAR的表达,患者无需历经传统自体CAR-T疗法的细胞分离、扩增与清淋预处理等流程,从根源上解决了自体CAR-T疗法“成本高、周期长、毒性大”三大核心痛点。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核心技术平台迭代优化以及首款候选产品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临床转化和开发。
聚跃检测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11月6日,聚跃检测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东方嘉富领投,国信弘盛、天宝投资联合投资。
加冕观点:
聚跃检测位于张江,是一家IC集成电路检测提供商。公司于近期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公司突破“检测服务+设备研发”的双轮驱动模式,不仅在新能源汽车检测领域实现业务拓展,更向上游核心检测设备研发延伸,积极应对“卡脖子”难题。目前,聚跃检测已在北京、深圳、合肥、成都设立子公司与实验室,业务覆盖全国,累计服务客户超千家,涵盖芯片设计公司、晶圆制造厂、封装测试企业、科研院所及军工单位,为半导体产业链各环节提供全流程、定制化的检测分析支持。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全国实验室产能的升级与扩充。
跃赛生物科技完成近亿元战略融资
11月6日,跃赛生物科技完成近亿元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国投先导和浦东投资控股联合投资。
加冕观点:
跃赛生物科技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多能干细胞技术细胞治疗药物研发商。公司自主研发的UX-DA001成功获得中美两国国家药监局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成为中国首款、全球第二款获批进入临床阶段的 iPSC 来源自体帕金森病治疗药物。在2025年国际帕金森和运动障碍协会年会(MDS)上,跃赛生物科技和瑞金医院的研究团队联合公布了首例帕金森病患者用药后6个月的随访数据,引发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推进公司在干细胞治疗领域的创新管线以及加速临床转化。
03
热点行业聚焦
本周共发生5起医疗健康行业的相关融资,涉及2起医疗设备,2起细胞治疗和1起基因技术。
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竞争的焦点赛道。近期,在上海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生物医药企业密集发布创新成果,进博会“全勤生”罗氏、诺华、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拜耳、西门子医疗、GE医疗携创新产品亮相,其中,罗氏展示产品覆盖乳腺癌、血液、神经科学、眼科、免疫、心血管及代谢等全疾病领域,诺华展示11款“盖伦奖”获奖产品;同期,张江企业西门子医疗前列腺癌磁共振图像辅助检测软件获批上市。晶泰科技全资子公司Ailux与全球顶尖药企礼来达成最高可达3.45亿美元的多靶点战略合作及平台授权协议,礼来将借助Ailux的专有平台加速多个治疗领域的双特异性抗体(双抗)发现与开发,同时利用其AI抗体研发平台加速内部管线的研究。11月7日,专注高端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张江企业透景生命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正式竣工。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坚实支撑与精准赋能。今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其中,在重点发展产品中的高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方面明确提到,加快智能医学影像诊断软件、手术导航系统等产品迭代升级,推动医学智能体、医疗具身智能机器人等产品研发;在重点发展产品中的高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方面提到,加快新型高通量测序仪、新型化学发光诊断设备及试剂等自动化医用诊断设备与试剂迭代升级,推动基于疾病诊断新标志物的分子诊断设备与试剂、家用无创血糖检测系统等体外诊断产品研发;在重点任务中的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及应用方面提到,加快构建高质量生命健康语料库,推动医疗器械相关垂类大模型研发应用。加快智能辅助决策知识模型和算法研发应用,推进重点产品智能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