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欧经贸关系有点紧张,主要集中在安世半导体和稀土出口管制上。欧盟那边通过视频会谈表达了他们的立场,希望中国别把安世的事儿搞得太大,还要求放宽对欧洲的稀土出口限制。安世半导体其实就是Nexperia,这家公司总部在荷兰,但已经被中国闻泰科技控股好几年了。荷兰政府在2025年9月底突然出手,引用国家安全理由,冻结了安世的全球资产,暂停了中方高管的权力,还试图安插一个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独立董事。这事儿直接让安世的运营受影响,因为生产基地大部分在中国境内。
荷兰这么做的时候,说是为了保障欧洲的芯片供应,特别是汽车和消费电子行业用到的那些芯片。荷兰经济事务部在10月12日发了声明,解释说他们动用了货物可用性法案,因为担心安世的关键技术和能力流失到欧洲以外的地方。结果,中国商务部很快就回应了,在10月9日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管制,还对安世在中国生产的部分芯片和零件实施出口限制。这下欧洲的汽车制造商坐不住了,因为安世的芯片主要供应给宝马、大众这些车企,一断供就可能导致生产线停摆。
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在10月21日和中国的商务部长王文涛开了个视频会谈,谈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欧盟那边强调,希望中国不要把安世事件扩大化,因为这会影响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他们还说,安世的芯片对欧洲汽车产业太重要了,库存有限,如果供应中断,很多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和整车厂都会面临巨大风险。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公开发声,说关键零部件的库存撑不了多久,生产线停摆的风险很大。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多次警告,如果稀土供应链继续受阻,欧洲部分车企的生产计划得调整,甚至停产。
中国这边在会谈中重申,安世问题是荷兰单方面挑起的,得由他们先撤销不合理的行政干预措施。中国商务部发布的公告说,中方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希望欧盟敦促荷兰坚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原则,从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的大局出发来处理。对于稀土出口管制,中国说这是依法完善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做法,目的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他们还留了通道,让合规的欧洲企业可以申请审批,虽然实际获批的数量低于欧盟产业需求,但这体现了中方的诚意。
会谈后,谢夫乔维奇在斯特拉斯堡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他邀请王文涛来布鲁塞尔找紧急解决方案,王文涛接受了邀请。欧盟委员会把这个会谈看作是升级后的出口控制对话的一部分,这个对话机制是在7月的欧盟-中国峰会上升级的。荷兰经济事务部长文森特·卡雷曼斯也在同一天和王文涛通了电话,讨论安世的具体问题。中国希望欧盟推动荷兰尽快拿出妥善解决方案。欧盟数据显示,他们企业的稀土进口申请在等中国审批,获批量远低于需求,这直接影响了欧盟的绿色转型计划,比如风力发电和电动汽车产业链。
安世事件起因是荷兰议会从2024年开始就质疑安世的治理和科技转移风险,到2025年9月升级成行政行动。荷兰政府说,这不是针对中国或其他国家,而是为了保障本国和欧洲的科技能力。但闻泰科技发声明抗议,说这是地缘政治偏见驱动的过度干预,违反了欧盟一贯倡导的市场经济原则、公平竞争和国际贸易规范。安世的芯片不是最先进的,但对汽车来说关键,一辆传统车用500个,电动车用1000个。中国在10月9日的新管制包括稀土科技和物品的出口控制,外企现在得报告终端用户和用途。
欧洲车企通过行业渠道施压,推动欧盟寻求对话。宝马和大众等巨头表示,如果安世供应被切断,会造成供应链混乱。欧盟贸易首席在声明中呼吁不要升级,但情况已经投下阴影。中国商务部重述立场,说如果荷兰不收回手,就没法解除出口管制,这是先后顺序的问题。中方同意保持沟通,展现了灵活,但底线是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
10月24日,布鲁塞尔举办了欧盟-中国出口控制对话会议,双方团队参加了虚拟和面对面讨论,不过王文涛和谢夫乔维奇没亲自出席。欧盟代表在会上陈述了稀土管制的影响,强调需要增加获批数量。中国代表重申措施合法,讨论了潜在调整框架。荷兰方面表示愿意通过对话恢复安世的正常运营。中国商会反对荷兰的接管,呼吁确保投资者权益。欧洲汽车协会继续监测供应链,警告潜在中断。德国协会发出进一步警告,指出生产风险。
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会议概要,强调寻求实用协议。10月26日,南华早报报道,中国同意危机谈判,谢夫乔维奇表示对双方缓和意图感到安心。中国商务部重述原则立场,没有妥协。安世事件还在持续,荷兰没立即撤销措施,但表达了朝协议努力的意愿。稀土申请继续审批,欧盟企业提交文件。中国措施在框架内灵活。欧盟贸易首席在后续声明中,呼吁不要升级。
安世的产能大部分在中国,出口管制影响了欧洲供应链。协会公开发声,推动压力。荷兰电话通话讨论了具体意图。中国商会坚定反对。安世控制权争夺让欧洲产业基础感受到依赖中国产业链的风险。欧盟绿色计划依赖稀土稳定供应。稀土进口申请等批数量不足,影响半导体和磁铁制造。欧盟企业端用审查加强。中国扩展了管制列表,包括更多稀土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