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地区的军事紧张局势正在迅速升级,几乎接近爆发的边缘。2025年10月22日,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对外宣布,委内瑞拉全国范围内部署了超过5000套由俄罗斯制造的“针-S”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并称这一系统是保卫国家主权的核心防御手段之一。
仅仅七天前,在距离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约600公里的特立尼达岛,美国军方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的MH-60“黑鹰”直升机编队已经完成了实战化进驻。同时,驻波多黎各的美国空军基地的F-35隐形战斗机也进入了高度警戒状态,随时可以执行远程突防任务。 美军在空中和海上的力量不断向前推进,而委内瑞拉则通过构建密集的防空体系加强应对。这场看似局限于西半球的对峙,为什么会深刻影响到中国的能源安全呢? 美国对委内瑞拉的军事包围行动其实早在2025年8月便悄然展开。根据8月27日新华社的报道,依据美国媒体披露的信息,美国总统已经秘密批准了一项军事行动计划,派遣三艘主力战舰和约4500名作战人员组成的两栖远征中队,驶入了靠近委内瑞拉的海域,实施常态化的军事存在。 随后,委内瑞拉外交部证实,美方正计划增派更多具有高威慑力的军事平台,其中包括“伊利湖”号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和“纽波特纽斯”号洛杉矶级快速攻击核潜艇,预计这些装备将在当周陆续到达指定的作战区域。 进入10月后,局势明显升温。10月5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表示,军方已获得全面授权,可以对出现在委内瑞拉海岸线附近并涉嫌参与毒品走私的船只采取直接的军事打击行动。 美军在加勒比地区的兵力部署仍在持续加速。据《环球时报》10月18日报道,路透社指出,美国目前在这一地区部署的军事人员已突破1万人,他们分布在波多黎各、美属维尔京群岛等地,还包括多个航母战斗群和两栖攻击舰。 除了海上舰队外,美方的空中打击力量也在同步增强。B-52战略轰炸机频繁在委内瑞拉北部空域执行长时间巡航任务,F-35战斗机则常驻波多黎各基地,从空中构建起了一张海空立体化的压制网络。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军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绰号“夜行猎手”,已经推进至前沿阵地,MH-60与MH-6轻型直升机的作战半径已经接近委内瑞拉的海岸,只有大约90英里的距离。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是为了支持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等精锐部队进行快速渗透、定点清除或者高风险抓捕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美军内部对于这轮军事部署并非所有人都认同。10月18日,五角大楼宣布,南方司令部司令霍尔西将提前于12月12日离职,较原定的任期提前了两年。 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霍尔西曾与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就加勒比地区扩大战争行动的问题产生过严重分歧,甚至一度传出他被强制解职的消息。 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资深成员杰克·里德公开批评此项人事变动“极不合时宜”,并表示,担忧决策层正在忽视一线指挥官的专业判断和战场经验。 尽管内部出现异议,然而美军的行动步伐并未放慢。自9月以来,美军已在加勒比海域击沉至少五艘疑似涉及毒品走私的快艇,造成27人丧生。虽然国际法专家质疑这一行动缺乏合法依据,但美方依然坚称其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 面对日益加剧的军事压力,委内瑞拉开始启动全境防御措施。8月26日,委内瑞拉国防部宣布动员1.5万名现役军人,配合海军舰艇和无人机侦察系统,在马拉开波湖、委内瑞拉湾及与哥伦比亚接壤的区域展开高强度巡逻。 8月25日,马杜罗总统发表全国讲话,宣布已动员政府各部门和安全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并且在首轮紧急征兵后,计划进一步扩大兵员招募,增强国防力量。 10月22日,马杜罗公开透露了委内瑞拉的防御计划,表示全国已经部署了超过5000枚俄制“针-S”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 他强调,这种武器系统具有高度机动性且操作简便,能够有效拦截低空飞行的目标,例如直升机和攻击机。数千名经过严格训练的操作小组已经被分布到全国重点地区,可以迅速完成部署并投入战斗。 委内瑞拉的防御体系不仅限于军事设施,还扩展到了民用基础设施。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加拉加斯国际机场、主要港口等地周边已安装了便携式防空系统;从机场通往市中心的主干道上,也设置了“混凝土刺猬”反车辆障碍物,显然是为防备可能的地面突袭做准备。 在外交层面,委内瑞拉也积极争取国际支持。8月26日,委内瑞拉外交部长希尔会见了联合国驻委内瑞拉的协调专员,呼吁联合国干预调解美方的军事行动,并向联合国会员国发出公开信,谴责美国军队的部署,认为其威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10月16日,委内瑞拉常驻联合国代表萨穆埃尔·蒙卡达正式向安理会提交了书面申诉,要求对美国军方袭击民用船只的行为进行调查,确认其违反国际法的性质。然而,由于美国在安理会拥有否决权,该提案只能在闭门会议上讨论,无法形成具有约束力的决议。 这场军事对抗的深层次影响,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海外能源安全。委内瑞拉是拉丁美洲重要的石油出口国,长期与中国在能源领域保持紧密合作。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24年3月发布的统计数据,2024年1月,中国与委内瑞拉的双边贸易总额为41.07亿元人民币,其中石油及其衍生品占据了超过90%的份额。 早在2014年,中石油集团就与委内瑞拉签署了长期石油贸易协议,每天自委内瑞拉采购10万桶燃料油,当年累计交易量达到79万桶/日,成为委内瑞拉最大的石油贸易伙伴之一。即使近年来受油价波动影响,委内瑞拉仍然是中国原油进口的重要来源国之一。 如果美委关系恶化并引发军事冲突,中国的能源供应链将面临严峻考验。如果美军发动空袭,委内瑞拉的油田、炼油设施等关键基础设施可能会遭到毁坏,导致原油产量急剧下降;若美国实施海上封锁,主要港口的运营将受到严重干扰,直接影响到原油通过海运的畅通。 从中长期来看,委内瑞拉与中国合作开发的奥里诺科重油带项目可能因局势动荡而被迫停工。这个项目曾在过去实现年产2000万吨原油的目标,是中国在海外能源布局中的一个重要支点。如果停滞不前,将削弱中国在全球能源资源配置中的主动权。 对于一个高度依赖外部原油供应的经济体来说,某个特定供应国断供虽然不会立即引发系统性危机,但会大大压缩进口多元化的战略空间,增加能源调度和储备管理的成本。目前,美委之间的对峙依然处于“威慑与反威慑”的僵持状态。尽管美军已经展示出庞大的兵力,但这些兵力的部署相对分散,且主要以监视和拦截为主,并没有显示出明确的全面进攻意图。 委内瑞拉虽已建立起严密的防御网络,但整体战略仍以被动防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