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大国际投行又开始重新预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何时会真的触底回稳。毕竟之前的一些预测已经被市场打脸了,得重新校正预测了。
最近,国家投行瑞银认为,内地房地产将在2026年下半年见底回暖,而租金走势是判断市场是否回暖的先兆条件。核心理由是只有当租金率先企稳,居民才会重新评估购房的成本效益,进而考虑“由租转买”。
可是现在的住房租金还是处于下跌的态势,租赁需求如此疲软,何时才能真的企稳?2026年下半年?这个时间点现在来看似乎也有点乐观。
另一家国际投行大摩之前预测中国房地产市场触底的时间在25年二季度,如今这个时间是已经过了,不但没有触底,还在继续加速下行,最近几个月的楼市成交量和房价变化情况能说明一切。
所以在最近在闭门会中,大摩修正了预测,将中国房地产市场触底的时间改为了26年底。这个时间点倒是与瑞银如出一辙了。不过这次大摩提出这个预测时间是有前提条件的,大摩开出10万亿救市药方。
国际投行的预测不能不看,但也不能全信,作为一种参考吧。
不过不得不说,楼市现在的情况确实得救,而且是刻不容缓了。如果救市措施不及时、力度不够大的话,不要说2026年年底企稳,再过三年五年都不一定能企稳。
目前中国房地产遇到了多重问题的暴击,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减缓、整体供需进入供大于求等等。但这些问题并不是个例,一些曾经发生过房地产市场危机的国家和地区也经历过同样的问题,只是有些国家和地区较快地就走出了低迷期,而有些却下行调整了几十年。关键还是在于面临这样问题时候,表现出了态度及处理问题的手法不一样。
回顾一下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救市,除了2024年的力度相对比较大外,其他的时候市场被说成是“挤牙膏”式的救市,当然我们这边政策要维持一定的稳定性,不能大开大合。但是重病得下猛药,不然很难见效的。实际的结果也说明问题,除了2024年10月份之后的几个月,楼市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其他时间段出台的救市措施基本上都是脉冲式的行情,持续性很短。
而到了2025年,真正称得上力度稍大的救市措施也就那么几次:降息降准了一次、北上深局部放开限购、一些城市出台购房补贴及加大公积金对购房的支持力度等,结果是怎样?自4月份以来,持续了6个月左右的楼市上升行情戛然而止。
所以,还是那句话,如果没有更强有力的救市措施,楼市不要说是2026底触底回稳,恐怕真正能够回稳的时间会远超大家的想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