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五年后房产究竟是“贵如黄金”还是“贱如葱”,实业家曹德旺早已一语道破玄机。他精辟地指出,如今楼市的本质是投资市场,富者不缺房,贫者难置业,大量房源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回溯当下,自2023年起,中国楼市便步入深度调整期。房产销售额和面积双双下滑,多数城市房价经历快速回调。进入2024年,这一趋势有增无减。数据显示,二月份百城二手住宅均价已连续22个月环比下跌,跌至每平方米15173元。在二手房市场,99个城市房价环比下跌,仅三亚逆势微涨,房价下跌城市数量已连续九个月超过90个。
面对楼市颓势,政府密集出台救市政策,力度空前。降低房贷利率、下调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各地纷纷取消限购限售,就连一线城市如上海、深圳,也在核心区域之外放松了限购。
楼市持续调整与政策利好频出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人们对未来房价走势的激烈讨论。有人认为,历史会重演,2014年的调整后,2015年楼市迎来暴涨。因此,五年后房产将“贵如黄金”。
然而,更多人坚信房价终将回归理性,认为当前房价远超百姓购买力,救市政策只能短期内稳住市场,无法改变长期调整的趋势。五年后,房产将“便宜如葱”。
那么,曹德旺为何断言楼市未来取决于有房者和无房者之间的鸿沟?这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逻辑:
其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房地产市场已从房源紧缺转为严重过剩。然而,房产分配极不均衡,少数人囤积大量房产,待价而沽,多数家庭却无力购买,只能望房兴叹。楼市投资属性远大于居住属性。
其二,当房地产市场沦为投资工具,与百姓收入严重脱节时,一旦楼市出现调整,炒房客失去逐利空间,便会急于抛售房产。这正是2023年4月以来,各地二手房挂牌量激增的根本原因。
因此,未来的房价必然逐渐走低,最终回归居住属性,与居民收入水平相匹配。曹德旺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才建议自己的妹妹尽早出售多余房产,可谓高瞻远瞩。如果当时听从建议,早已成功套现,落袋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