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塞尔维亚和俄罗斯就能源问题举行了紧急磋商,话题引发了广泛关注。事情的起因其实很简单:美国的制裁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砸在了塞尔维亚的能源供应上。如果不及时解决,塞尔维亚可能会面临严重的油荒。
问题的导火索出现在克罗地亚的JANAF公司。该公司负责亚得里亚海的原油管道,之前与塞尔维亚的石油公司NIS签订了合同,计划在2024至2026年,每年通过克尔克岛的终端为塞尔维亚提供1000万吨原油。但由于美国的制裁,JANAF突然宣布暂停与NIS的合作。这一决定对塞尔维亚影响深远,因为塞尔维亚原本依赖这一管道进口原油,一旦停供,能源供应将面临极大压力。消息公布后,大家开始担心:炼油厂可能减产,甚至普通民众的加油站也会出现排队现象。
其实,美国的制裁早有先兆。10月9日,美国对朝鲜实施了制裁,虽然这次制裁并未直接针对塞尔维亚,但其“连带效应”导致第三方公司像JANAF纷纷停止与塞尔维亚的合作。对于塞尔维亚来说,这种情况无疑是个打击。国内的能源高度依赖进口,而JANAF的停供使得原油库存迅速减少。NIS公司透露,目前库存最多只能支撑一个月的生产,如果没有新的油源,油价必然上涨,甚至石油依赖的工厂生产也会受到影响。最直接的后果是,普通民众会感受到油价上涨,物流成本增加,最终这些成本会传导到日常开销上。
然而,塞尔维亚并没有坐以待毙。很快,他们就寻求了俄罗斯的帮助。毕竟,塞尔维亚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已有多年的合作。此次,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自带队,与俄罗斯能源部副部长索罗金及俄气公司CEO久科夫等关键人物进行磋商。会议分为两轮,首先进行闭门磋商,随后公开宣布结果,显得十分谨慎和稳妥。
会后,武契奇在Instagram上公开向民众说明了情况。他表示,谈判非常顺利,塞尔维亚不会缺油,能源危机也不会发生。此举不仅平稳了民众的情绪,避免了恐慌性抢购,还增强了民众的信任感。
那么,为什么俄罗斯会如此积极地帮助塞尔维亚呢?从NIS的股权结构来看就能明白。俄罗斯早在9月19日就通过俄气旗下的Intelligence公司以11.3%的股份,成为塞尔维亚NIS公司的重要股东,并拥有了关键的决策权。加上俄气本身已经持有NIS 44.8%的股份,两者合起来,俄罗斯对NIS的控制已经超过56%。因此,俄罗斯对塞尔维亚的支持显得理所当然,双方合作顺畅,无需复杂的谈判。
俄罗斯的积极帮助不仅仅是出于对塞尔维亚的支持,背后也有保护自己利益的考量。此前,武契奇和普京曾就美国对“新独立国家”的制裁问题达成共识,双方承诺共同应对。这次的磋商正是落实这一承诺的具体行动。
不过,塞尔维亚并未把所有希望寄托于俄罗斯一国。除了继续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塞尔维亚还主动寻求匈牙利的帮助,希望通过匈牙利的管道进口原油,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能源保障。同时,塞尔维亚也在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计划到2024年新增100兆瓦的太阳能和风能装机,逐步减少对传统原油的依赖。
这种多方位的策略非常务实。毕竟,美国的制裁何时结束并不确定,单靠俄罗斯也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未来制裁进一步升级,塞尔维亚可能再次陷入困境。因此,通过寻求多个合作伙伴,并加强新能源的投入,才是确保能源安全的长远之策。
总体来说,塞尔维亚应对美国制裁的方式为许多小国提供了启示。在大国博弈中,单纯的硬扛显然不可行,完全依赖某一方也存在风险。更稳妥的做法是“找到可靠的伙伴,保留后手,并推动自主发展”。俄塞之间的能源合作不仅缓解了塞尔维亚当前的能源困境,也使得两国关系更加紧密。至于美国的制裁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恐怕并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么顺利。
上一篇:风电产业,重要宣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