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全球贸易圈里,加拿大活得有点 “憋屈”——8 月的贸易赤字飙到 63.2 亿加元,比预期多了近 8 亿,出口首次出现月度下滑,其中对美出口就跌了 3.4%。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加拿大 73% 的出口都靠美国,相当于家里 70% 的收入都来自一个 “大客户”,这日子能踏实吗?
更闹心的是,这个 “大客户” 还不省心。特朗普政府动不动就挥关税大棒,让加拿大能源企业欲哭无泪,阿尔伯塔省厅长都忍不住质问:“为啥这么对待你最好的朋友?” 更过分的是 “第 51 个州” 的言论,直接戳中加拿大人的敏感神经。老话讲 “树挪死,人挪活”,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一边是对美依赖的 “紧箍咒”,一边是亚洲市场的 “新机遇”,加拿大外长这趟亚洲行,真能打破被美国 “卡脖子” 的命运吗?
这趟亚洲行可不是 “走马观花”,加拿大是带着实打实的需求来的,每一步都踩在 “摆脱依赖” 的点子上,咱们掰开揉碎了说:
对加拿大的企业主来说,美国市场的波动简直是 “晴天霹雳”。萨斯喀彻温省的农民之前靠出口小麦到美国过日子,结果关税一涨,利润直接腰斩;阿尔伯塔省的能源企业更惨,石油出口占美国进口的 75%,却被关税压得喘不过气。所以这次亚洲行,经贸合作是 “重头戏”。
加拿大早就和东盟达成共识,要升级 2021-2025 年合作计划,接下来还要搞 2026-2030 年新方案,从贸易投资到数字转型、可再生能源都要合作。简单说,就是把原本卖给美国的木材、黄金、原油,多往亚洲送送,让企业多一个 “饭碗”。有木材商就说:“之前看美国脸色吃饭,现在能和亚洲做生意,总算不用一根绳子上吊了!”
别以为加拿大只看重钱,安全上也想 “多条腿走路”。这次外长特意深化了和韩国的合作,不仅庆祝建交 60 周年,还准备谈安全信息共享协议,以后国防上能互通有无。要知道,之前加拿大的安全合作基本围着美国转,现在和韩国联手,相当于多了个 “安全队友”。
这背后其实是个简单的道理:就像小区里的住户,不能只靠一户邻居帮忙,多交几个靠谱的朋友,遇到事儿才有人搭把手。加拿大和韩国一起监测联合国对朝制裁,还探讨 Indo-Pacific 战略协作,说白了就是想告诉世界:“我不只是美国的‘跟班’,也能自己交朋友!”
这场 “破局” 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加拿大从亚洲进口增长 4.2%,创下纪录,咱们平时用的家电、吃的水果,说不定以后会多了 “加拿大直供” 的标签;而加拿大的农产品、矿产能卖到亚洲,农民的收入稳了,工人的饭碗牢了,物价自然也能更平稳。
有温哥华的华人商户就发现,最近来打听亚洲货源的本地企业变多了:“之前进货要么靠美国,要么绕远路,现在如果能直接和东盟、韩国合作,成本能降不少,咱们消费者也能少花钱。” 你看,国家层面的 “找朋友”,最后都落到了柴米油盐上。
其实加拿大的困境,像极了咱们身边那些 “一棵树上吊死” 的人 —— 有人一辈子只靠一份工作,失业了就慌神;有人只交一个朋友,闹掰了就孤单。国家过日子也一样,把命运绑在一个国家身上,就像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早晚得摔碎。
特朗普的 “美国优先” 政策早就证明,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加拿大 73% 的对美依赖,看似稳固,实则脆弱不堪,一点关税波动、一句不当言论,就能让整个国家的经济抖三抖。而这次亚洲行,加拿大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安全感,从来不是靠 “抱大腿”,而是靠 “广结善缘”。
从和东盟深化贸易,到与韩国加强安全合作,加拿大的每一步都走得很实在。这不是 “弃美投亚” 的意气用事,而是 “多条路好走” 的生存智慧。就像咱们普通人,多学一门技能、多交几个朋友,日子才能过得更踏实。
说到底,国家之间的合作,最终都要服务于老百姓的幸福。希望加拿大的 “破局之路” 能走得顺利,也希望更多国家明白:依赖是枷锁,多元才是活路。毕竟,这个世界的美好,从来不是靠 “单打独斗”,而是靠你帮我、我帮你,一起把蛋糕做大呀!
下一篇:中美谁治谁?|| 大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