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这年头连黄金都开始像互联网热搜一样疯?2025年黄金的涨势,真有点不讲道理——年内涨幅超过53%。按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的话说,这种情况非常不正常。黄金这东西本该是稳的,可现在像打了鸡血。
我查了下数据,国际黄金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黄金已经是表现最强的主要资产类别之一,上涨约26%(数据来源:World Gold Council 2025中期)。CME Group的报告里写得更直白:金价突破3500美元每盎司,而利率根本没降,这种情况不符合常理。Lombard Odier甚至说,十五个月内涨超50%,历史上都很罕见。看起来是市场的狂欢,但狂欢往往是危险的起点。
李迅雷提醒大家,一年涨50%以上的黄金,属于非常态。就像平时散步的人突然开始跑百米冲刺,哪怕成绩惊人,也得停下来喘口气。这轮金价暴涨的逻辑,其实并不复杂。全球经济一团乱:俄乌战争还在打,中东不安,美国差点财政停摆,特朗普的贸易摩擦又让人焦虑。各国为了稳住经济,继续放债、印钱。纸币的价值在稀释,人心就往硬通货上靠。
我想起过去两次类似的行情。1979年那次,金价暴涨后在两年内回调了近70%;2011年那次,也跌了40%以上。现在的剧情有点像复制粘贴。不同的是,这次央行也成了主角。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测,2024年全球央行净增持黄金超过1000吨,创下新纪录(数据来源:IMF 2025报告)。这确实为金价提供了底线,但也意味着价格已被透支了不少预期。
那普通人该怎么办?李迅雷的那句人丁冷落买,蜂拥而入卖挺有意思。意思很简单——当大家都排队买的时候,你就得小心。我们大多数人不是专业投资者,跟风买黄金的逻辑往往是别人都在赚,我不能错过,可真跌的时候,扛不住的也是我们。投资不怕慢,就怕盲目。
我看了一些现实案例。印度今年的黄金价格创历史纪录,每10克达13.2万卢比,同比涨了60%(数据来源:路透社 2025年10月18日报道)。结果呢?珠宝消费反而降了,因为大家嫌贵,只愿意买金币。价格高得连婚礼都不想戴金子了,这就是情绪过热的信号。
还有美国那边,金价一度冲上4000美元每盎司,华尔街分析师开始担心投机泡沫。有人甚至开玩笑说,连做黄金ETF的基金经理都不敢再推荐客户继续加仓了(数据来源:路透社 2025年10月15日报道)。这类现象往往意味着市场到了亢奋期。
但话说回来,长期看黄金还是有它的意义。它是货币体系里的避风港,不会因为一两次波动就失效。只是买的节奏要拿捏。我的做法是:别梭哈,也别瞎跑。分批买、慢慢买,把它当储蓄的一部分,而不是赌注。你得等那种金店没人排队、朋友圈没人晒金条的时候再考虑出手。那时的黄金,才更接近价值本身。
我有个朋友今年四月冲进去买了黄金ETF,八月的时候涨了30%,但他还是天天查行情。我问他图啥,他说怕跌。我说这就说明买得太冲动。一个投资如果让你天天焦虑,那不叫避险,那叫折腾。李迅雷那句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其实是个很朴素的生活原则,不只是投资。
从逻辑上讲,这轮黄金涨势不可能永远持续。等到通胀预期降温、美联储真的开始降息、美元反弹,黄金自然会回归。那时候如果你已经持有,就稳着别慌;如果还没买,反而可能有更好的价格区间。就像一场热闹的晚宴,别人吃到撑的时候,你再进门,可能还能吃到冷盘。
市场永远在考验人的耐心。现在所有人都在聊黄金,金店排队、朋友圈晒金条,你却要想想:这是真机会,还是集体冲动?
你觉得呢,当街头巷尾都在谈论黄金暴涨的时候,是该兴奋,还是该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