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公募牌照凉了?头部券商曾经抢破头,如今撤资跑路,只剩两家硬扛
创始人
2025-10-18 23:10:31
0

前言

刚过10月,光证资管就紧跟着广发资管的脚步,从证监会的申请名单里悄悄撤了出来。

要知道,光证资管为这张牌照等了两年多,广发资管更是管理着2500多亿资产的头部玩家。

现在排队的只剩两家,还大半年没动静,这“香饽饽”咋突然就不香了?

等牌照的时间,耗不起

最直接的原因,是“时间不等人”。

监管早有规定,券商那些“参公大集合”产品,必须在2025年底前完成公募化改造,不然就得清盘或转私募。

拿到公募牌照,就能直接把这些产品改成公募,可要是拿不到,就得另想办法。

光证资管2023年6月递了申请,补完材料就没了下文,等了两年多还没消息,离年底越来越近,根本耗不起。

其实他们早有后手,从今年2月开始,就把旗下14只类似公募的“参公大集合”产品,陆续交给了集团控股的光大保德信基金打理。

而这家基金公司光大证券持股55%,本身就有公募牌照。

无独有偶,中信证券资管也没拿到牌照,干脆把17只产品转给了控股的华夏基金。

说白了,既然有“捷径”可走,没必要死磕慢如蜗牛的审批。

拿牌照的性价比不划算

除了时间紧,更核心的是“不划算”。

咱们算笔账就明白了:拿公募牌照可不是交个申请那么简单,得专门搭投研团队、建合规体系,每年运营成本就得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而且公募业务靠规模赚钱,现在市场上164家公募机构挤破头,新入局者想做大规模难如登天。

反观私募FOF、另类投资这些业务,虽然客户范围窄,但利润高、回款快,对头部机构来说吸引力大多了。

更关键的是,很多券商集团本身就有公募牌照。

比如广发证券有广发基金,光大证券有光大保德信基金,再让资管子公司单独拿牌,不仅要重复投入,还得协调内部资源,搞不好还会互相抢客户。

不是牌照不值钱,是玩法变了

说到底,券商撤资不是牌照没用了,而是行业玩法变了。

以前大家觉得“有牌照就有生意”,现在才发现,没真本事就算拿到牌照也白搭。

监管的导向也变了,现在更看重“差异化”。

国证资管去年3月收到反馈意见,第一条就问“你和集团旗下的安信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到底有啥不一样?”

这意思很明确:别搞同质化竞争,得有自己的特色。

看看现在活得好的公募,要么像广发基金那样多产品线开花,要么像华安基金靠黄金ETF做出爆款,靠的都是硬实力。

而且市场也越来越理性,投资者不再盲目追牌照,只看产品收益。

2024年券商资管业务收入才239亿,同比就涨了6.5%,但很多中小机构收入跌了40%以上,就是因为没核心产品。

这说明,行业已经从“抢牌照”的时代,进入了“拼能力”的时代。

结语

说实话,牌照退烧,才是行业成熟的开始。

回头看,广发、光证撤资不是退缩,而是理性选择。

与其把资源耗在没指望的牌照上,不如聚焦自己的优势业务。

对行业来说,这反而是件好事,少了盲目跟风的玩家,剩下的能更专注于投研和差异化,投资者也能拿到更优质的产品。

所以说,公募牌照没凉,凉的是“靠牌照躺赢”的幻想。

未来的资管行业,拼的不是手里有几张牌照,而是能给投资者赚多少钱。

那些还在排队的机构,与其硬扛,不如先想明白自己到底能做出啥别人没有的好产品?

这或许比一张牌照更重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有色金属板块冲高 每经AI快讯,有色金属板块冲高,中色股份、豫光金铅涨逾6%,西部材料、洛阳钼业、湖南黄金等涨幅居前。...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攻略:详细步骤...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全攻略 作为国内知名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小红书已成为品牌和个人扩大影响力的关键渠道。想...
原创 2... 2024年,全国各大城市的GDP榜单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经济画卷,缓缓展开在世人面前,其中温州的异军突...
字节跳动 - 张一鸣的创业故事 张一鸣,一个80后的“技术宅”,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赫赫有名,作为字节跳动的创始人,他带领公司从一款新...
原创 银... 2025年银行迎来了新的一项变革,瞬间感觉到温暖了许多! 针对60岁及以上的老人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
为什么许多小微企业选择助贷平台...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尤其是当银行贷款因信用记录不佳、缺乏担保或其它原...
原创 湖... 湖北银行和汉口银行哪个实力更强,取决于股权背景,资产规模,业务机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网点覆盖,战...
贷款到账后,结果以“不是本人意... 明明都签了居间合同,贷款也帮客户拿到了,到收贷款中介费时,客户却以“《贷款居间合同》不是本人签署、协...
小红书账号如何更改领域?详细步... 如何调整小红书账号领域方向 在小红书运营过程中,许多创作者会遇到内容方向与个人定位不符的情况,及时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