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端制造业的神经因为中国的稀土新规而瞬间紧绷。美国的反应最快,特朗普政府第一时间做出了激烈回应,美国财长也愤怒发声,指责中国谈判代表。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美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欧盟计划联合G7,跟随美国对中国施压。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第一个回应的是与中美贸易摩擦中大大受益的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国库部长公开表示,如果美国希望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澳大利亚愿意大力协助。
在这种情况下,澳大利亚外交部长的两句话成为焦点。澳大利亚似乎想在中美两国之间双面获利,特朗普当初掀起的对华关税战,反而让澳大利亚经济“受益匪浅”。澳洲的牛肉、葡萄酒等资源出口不断增加,订单接踵而至,澳大利亚总理可能已经为这一切而暗自庆幸。
实际上,作为与美国有着深厚渊源的澳大利亚,未能躲过特朗普征收10%关税的打击。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澳大利亚总理清楚地表示,必须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争取更多的贸易机会。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甚至亲自带领8个主要经济文化财团组成的经贸代表团前往中国进行访问。
其中,力拓集团和必和必拓公司等矿业巨头,旨在加深与中国在铜、铁矿石等关键矿产资源方面的合作;而澳新银行和麦格里银行等金融机构,则希望扩展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可以看出,澳大利亚此时率团访问中国,正是希望借中美贸易摩擦的机会,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并弥补四年前因中澳关系恶化导致澳洲企业在中国市场遭受的损失。
从实际结果来看,澳大利亚的做法似乎获得了成功。今年上半年,澳大利亚对华牛肉出口量突破12.9万吨,创下2020年以来的新高。同时,澳大利亚对华葡萄酒的出口量也表现强劲,自去年7月到今年6月,出口量达8460万升,金额接近9亿澳元,同比增长达到123%。这无疑是澳大利亚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红利,但我们不能忽视澳大利亚的外交策略——经济依赖中国,安全则寄托于美国。
在国际舞台上,澳大利亚作为中国重要的大宗商品供应国之一,同时也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近期,在中国宣布新的稀土管控政策后,澳大利亚国库部长向美国表示愿意协助其推进稀土供应链的多元化,成为美国摆脱对中国稀土依赖的一部分。
更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并不是第一次在稀土问题上表现出对美国的“忠诚”。早在今年8月,澳大利亚前总理曾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活动中公开表示,澳大利亚可以帮助美国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因为美国的潜艇、隐形战斗机等高端军事装备需要大量稀土元素。这也表明,澳大利亚在军事与政治上依赖美国,而与中国的合作存在一定上限,且有可能被外部因素搅局。
美国财长贝森特也表示,美国将与“全球民主国家”携手合作,继续推动减少对中国关键矿产的依赖,尤其是稀土。面对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动作,以及澳大利亚的积极回应,中国外交部长虽然没有直接回应澳大利亚,但在与法国总统外事顾问的对话中强调了两点:“中欧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补共赢,中欧关系应该以合作为主基调”,并指出“欧洲应当从自身利益出发,发展对华关系”。
事实上,这两句话可以适用于所有想与中国合作的国家。中国实行稀土管控,并非与全球为敌,而是按照法律规定行事。对于澳大利亚愿意帮助美国对抗中国稀土的行为,中国的立场明确:如果此过程中损害中国的利益,中国是绝对不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