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陶韬
图源:国新网、“海关发布”微信公众号
10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在发布会上介绍,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19.16万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出口、进口分别增长8.8%和5.9%。民营企业的特点和亮点,概括起来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稳定外贸的“主力军”。截至今年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已连续22个季度同比增长。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外部复杂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持续领先,前三季度拉动我国外贸增长4.3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达到了57%,较去年同期提升了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的地位。
二是开拓市场的“排头兵”。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对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水平。在出口方面,对东盟、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分别增长14%、27.3%和11.8%,对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增速也都超过了整体水平。此外,民营企业积极主动对接海外客户,首次对新西兰出口新鲜蜜柚,对洪都拉斯出口小笼包,不断拓展我国特色农产品和传统食品的出口市场。
三是技术创新的“探路者”。民营企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为外贸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出口高技术产品增长15.3%,占我国同类商品出口总值的54.2%,提升了1.6个百分点。目前,我国接近8成的高端机床、超过7成的锂电池、接近6成的医疗器械都是由民营企业出口的。从超级巨轮到掌上终端,从工业设备到具身智能,民营企业都不缺席。
潮新闻记者注意到,发布会上多次提到浙江:
对洪都拉斯出口小笼包的案例,就发生在浙江嵊州。8月15日,一批超18吨价值约60万元的速冻小笼包从浙江嵊州出发,发往洪都拉斯,实现了嵊州小笼包首次出口拉美地区;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前往浙江义乌采购创业的上合客商,就超过了10万人次,同比增加超过1万人次。
此外,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发布会上介绍,我国“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成效明显,主要消费市场与进口目的地也高度相关,出口货物主要来自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及河南,进口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
据悉,下一步,海关将持续深化通关改革、优化监管服务、强化政策引导,护航民营企业“扬帆出海”,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