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AUTO:随着香港联交所的钟声响起,奇瑞就此开启资本市场的新起点。
9月25日上午,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9973.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交易首日,奇瑞汽车开盘价为34.98港元每股,涨幅一度达11.22%,市场热情充分彰显认可。
作为2025年迄今港股规模最大的车企IPO,奇瑞汽车此次上市,标志其迈入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新阶段。下一个值得期待的问题是:在获得国际资本加持后,奇瑞能否加速其全球布局?未来,奇瑞又能否有机会在A+H股的双舞台上,书写新的资本故事?
01、天时、地利、人和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汽车行业盛传“两个神话”:一是汽车企业不与跨国公司合资就没有出路;二是企业生产规模不达到100万辆以上不能搞自主研发。为了实现“造中国人自己的轿车”的梦想,以尹同跃为代表的创业团队打破常规、逆势而上,在四面漏风的“小草房”里毅然决然的开始了创业之路。
1997年3月18日,奇瑞公司打下第一根桩,1999年第一台发动机下线、第一辆轿车下线,2001年奇瑞轿车正式上市、第一辆轿车出口,2007年实现第100万辆汽车下线……短短数年,奇瑞便实现成功突围,“小草房”精神也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自强不息的代表之一。
然而,上市始终是奇瑞难以跨越的一道坎。从2004年首次借壳失利,到2016年试图推动奇瑞新能源单独上市未果,再到2019年逐步破解混改困局——这条长达二十余年的资本之路,堪称中国车企中一段尤为曲折的上市征程。
2025年,奇瑞终于再次迎来了上市窗口期。
天时上,奇瑞汽车此次上市适逢业绩强劲增长周期,其规模与增速均显著领先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奇瑞通过五大品牌矩阵实现细分市场全覆盖,并持续深化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叠加其在全球布局上的先发优势,这为投资者勾勒出一条兼具品牌厚度、技术实力与全球视野的清晰增长路径。
数据显示,2024年奇瑞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49.4%,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企中唯一一家在新能源汽车、燃油车、中国市场及海外市场四大维度均实现年均增长超过25%的企业。特别在全球布局方面,自2003年起,奇瑞已连续22年保持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第一,全球化根基稳固。
地利上,本次上市亦受益于港股市场的有利环境。2024年上半年,港股主要指数表现强劲,展现出良好的资本韧性与估值吸引力。同时,香港交易所持续推进上市制度优化,包括降低配售门槛、简化增发机制等,为奇瑞这类大型车企登陆资本市场提供了更为畅通的制度通道。
人和上,在公司治理层面,奇瑞通过“股东下沉”顺利完成股权结构梳理,妥善解决历史税务问题,并取得全流通备案批复。这些举措在上市前系统性地提升了公司治理的规范性与财务透明度,为投资者奠定了坚实的信心基础。
正是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共同助力奇瑞为长达21年的上市征程画上句号。
事实上,此次上市,对奇瑞而言意义远超“融资”。通过股权结构的优化,公司获得了更为灵活的资本运作空间,为后续的战略布局清除了制度性障碍。同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本身即是一个关键的合规性与公司治理节点,推动其向符合全球投资者要求的现代化公司持续进化。
02、用全球资本锻造国际竞争力
事实上,从战略层面看,将港股作为全球化跳板,正成为越来越多国内企业的共同选择。具体来看,港股市场约20%的资金来源于海外,这一路径不仅为企业拓展了国际融资渠道,以全球资本反哺技术研发、推动自主技术出海,更借助国际资本市场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等方面的高标准,倒逼企业在产业能力与规则接轨上实现双向升级。
用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的话说,此次港股上市,是奇瑞迈进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奇瑞将借助资本的力量,加速技术创新,深化全球布局,持续做强汽车主业。”
根据招股书披露,奇瑞此次上市募资将主要用于以下五个方面:35%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25%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的研发,以提高核心技术能力;20%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10%用于提升公司位于安徽芜湖的生产设施;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奇瑞的这一方案也清晰地体现了奇瑞“技术立身”与“全球开拓”并重的战略路径:将超过60%的募集资金投入产品与技术研发,重点强化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明确将20%的募资用于海外市场拓展,显示出其全球化战略正从单纯的贸易出口,向系统性的本土化运营与市场渗透深化。
整体来看,此次募资规划旨在通过技术与市场的双重投入,构建更可持续的增长结构,为奇瑞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中争取长期竞争优势奠定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展望未来,奇瑞能否实现“先H后A”的双平台布局,也成为一些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当前,“A+H”双平台模式备受关注,多数企业遵循“A股先行、港股跟进”的传统路径。相比之下,奇瑞此次率先完成港股上市,或可为其后续推进A股上市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构建独特的“先H后A”资本路径。
若该路径顺利推进,通过在香港市场接受国际资本规范的洗礼,奇瑞有望进一步夯实公司治理基础,并为未来若回归A股市场时可能面临的估值定位与监管衔接积累经验。
倘若这一布局最终实现,奇瑞或将打造横跨境内外的双资本平台。这不仅有助于奇瑞灵活调配两大市场的融资资源,更可能在全球技术合作、品牌提升与风险分散等方面形成战略协同,为其在持续变革的汽车产业格局中争取更有利的竞争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