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
重庆市商务委主任、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局长、重庆自贸办主任章勇武介绍,“十四五”时期,全市商务经济焕发新面貌、实现新作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网络零售额等指标提前完成。
重庆市商务委主任、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局长、重庆自贸办主任章勇武。
全市社零总额迈上1.6万亿元台阶
“五年来,我们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渝悦消费’的国际范更足、吸引力更强、巴渝味更浓。”章勇武介绍,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迈上1.6万亿元台阶,较“十三五”末增长35.4%,提前完成了“十四五”的既定目标。消费的提升不仅拉动了经济的增长,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促进了市民收入的增长。
在消费场景打造上,解放碑-朝天门、观音桥跻身全国最火五大商圈,“江崖街洞天”等上百个消费新场景让“流量”变“产量”。“不夜重庆”热力值拉满,重庆连续四年登顶新华社发布的“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
数字消费领域,2021-2024年全市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17.5%,“十四五”期间预计将翻番。
县域商业体系持续完善,建设城区菜市场520个、乡镇农贸市场981个,让市民随时能吃到本地鲜菜。
此外,消费品牌也更加响亮。累计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2200个,越来越多的首店新品亮相重庆。“渝伴礼”“渝味360碗”等品牌火爆出圈。重庆火锅企业在200多个国家或地区开设门店超1000家,让全球“吃香喝辣”。
外贸累计超过3.5万亿元
“五年来,我们聚焦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开放之城’的辐射面更广、知名度更高、竞争力更强。”章勇武介绍,“十四五”以来,全市外贸累计超过3.5万亿元,越来越多的“重庆造”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全球优品”送到家门。
与此同时,开放平台能级也得到不断跃升。重庆自贸试验区贡献了全市60%以上的外贸、30%以上的外资,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成为“一带一路”新名片,累计签约政府和商业项目347个、金额260亿美元。获批设立涪陵经开区、重庆铁路港综保区、永川综保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重庆成为中西部地区综保区、西部内陆地区开放口岸最多的省市。
在开放环境上,重庆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国际友城达到56个,友好交流城市达到136个;落地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全市离境退税商店超200家,重点商圈和景区外卡受理覆盖率超90%,让外国朋友来得方便、游得舒心。
“重庆探索”先行先试卓有成效
“五年来,我们持续深化商务领域改革,‘重庆探索’的辨识度更高、标志性更强、创造力更足。”章勇武介绍,“十四五”以来,重庆商务领域成功争取16项国家级试点。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代表,在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贸易政策审议边会上,分享服务业扩大开放探索经验。
在数字商务领域,重庆商务部门谋划生活必需品保供、外贸“订单+清单”预警管理等创新应用,其中生活必需品保供系统上线运行,入驻企业3000余家,用数字力量托举起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
此外,在助力构建统一大市场方面,川渝商务部门聚焦市场一体化、开放一体化、创新一体化,打破区域间的壁垒,实现政务互办、结果互认,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探索路径。
上游新闻记者 王梓涵 摄影 甘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