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行链盟2025年9月中国芯片半导体政策深度解读总结
一、国家层面政策导向
- 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链韧性提升
- 首次将先进陶瓷材料列为半导体设备核心支撑材料,明确支持功能性金刚石、碳化硅陶瓷基板等中试平台建设。
- 以碳化硅陶瓷基板为例,其应用于新能源汽车IGBT模块可提升电驱系统效率3%,间接增加续航里程20公里。
- 聚焦CPU、AI服务器、软硬件协同攻关,推动人工智能芯片与大模型适配测试。
- 提出“国货国用”战略,支持国产芯片替代,强化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 《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2025.9.4)
- 《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9.24)
- 政策核心目标
- 强化关键材料(如碳化硅、金刚石)和核心器件(如AI芯片)的自主研发能力。
- 推动国产替代进程,构建安全可控的产业链生态。
二、地方层面政策亮点
- 福建省:绿色转型与产业集群培育
- 重点布局光电信息、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厦门生物医药港等专业化园区。
- 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目标达3000亿元。
- 《加快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方案》(2025.9.14)
- 广东省:新材料保险补偿机制
- 支持新材料生产企业申报保险补偿,推动先进材料产业化应用,降低企业创新风险。
- 《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资格审定通知》(2025.9.28)
- 河南省: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 目标2027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600亿元,建设全国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 推动“AI+制造”场景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
- 《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9.17)
- 江苏省苏州市:前沿技术全域布局
- 涵盖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制造等领域,重点支持高端功能材料、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方向。
- 《2026年省前沿技术研发计划预征集通知》(2025.9.18)
- 上海市:智能算力与未来产业突破
- 聚焦二维半导体材料、先进封装技术,推动高性能逻辑芯片、柔性晶体管等方向的技术验证与应用。
- 加强智能算力芯片研发,支持异构芯片协同优化技术,突破超大规模智算集群组网应用。
- 《人工智能+行动项目申报通知》(2025.9.2)
- 《未来产业场景征集通知》(2025.9.10)
- 浙江省杭州市:产业链核心环节提质升级
- 强化增材制造、光刻设备、高性能材料(如金属/高分子增材材料)等核心环节,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延伸。
- 《重点产业链核心制造环节扩量提质意见》(2025.9.8)
三、政策趋势与产业机遇
- 技术攻坚方向
- 材料创新:碳化硅、金刚石等先进陶瓷材料成为半导体设备关键支撑。
- 芯片设计:AI芯片、智能算力芯片、二维半导体材料研发成重点。
- 制造工艺:先进封装技术(如硅基异质集成)、原子级精密制造受政策倾斜。
- 区域发展特色
- 长三角(沪苏浙):聚焦高端芯片设计、智能算力、先进封装,形成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
- 珠三角(粤闽):依托电子信息制造业基础,推动新材料与半导体设备国产化。
- 中部地区(豫):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 企业机遇
- 国产替代加速背景下,本土芯片设计、制造、材料企业将获政策红利。
- 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四、总结
锋行链盟2025年9月政策呈现两大主线:
- 国家层面:以“稳增长”为目标,强化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动国产芯片替代与产业链韧性提升。
- 地方层面:结合区域产业优势,差异化布局半导体材料、AI芯片、先进制造等细分领域,加速技术转化与商业化应用。
未来展望:随着政策持续落地,半导体产业链上游材料、中游制造、下游应用将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国产芯片在高端领域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内容
公众号:锋行链盟后台回复【9999】下载政策
来源:锋行链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