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师是四野43军下辖的一个师,它在四野的战史中一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根据战史记录,126师的师长应该是王振祥,但实际上,担任126师师长的人是胡继成。胡继成自己也曾表示,自从部队改编为126师后,他一直在这个师工作,从未见过王振祥。
让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43军。43军是在1948年3月冬季攻势后成立的一个新军团,由三个独立师升格而来,万毅担任司令员,辖下有13师、14师和15师。第13师的师长是徐国夫,第14师的师长是彭龙飞,第15师的师长是王振祥。
1949年,整个军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编,各个师的番号也发生了变化。13师、14师、15师分别改为124师、125师、126师,而另一个独立师则改为155师。也就是说,126师的前身就是原来的15师,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王振祥是15师的师长,这点没错。但为什么胡继成却说自己是126师的师长,且从未见过王振祥呢?
胡继成的情况稍显复杂。胡继成原本是新四军第3师8旅的副旅长,后来部队改编为2纵,他也跟着担任了副师长,并很快晋升为师长。在参加解放沈阳的战役后,由于与纵队政委在战术上的不同意见,胡继成请求调离2纵,这时他就被调任到126师,成为了师长。
这时候的问题是,126师当时有空缺吗?王振祥又去了哪里呢?根据资料,胡继成的调任并非直接接替王振祥,而是有一段时间的空档。战后,万毅在回忆录中提到,辽沈战役结束后,4纵、5纵等部队作为先遣兵团率先入关,并与华北军区部队联合围歼傅作义部队。那时,15师在王振祥的领导下参与了丰台战斗。
丰台战斗结束后,5纵部队进入宛平一带休整,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这是1948年12月的事。到了1949年1月底,5纵被改编为43军,原先的4个师也改编为124师、125师、126师和155师,这时126师的师长就换成了胡继成。
那么王振祥去哪里了?有两种可能,一是因为健康原因,二是战斗中表现不佳,导致他被更换。无论如何,王振祥并没有停留在126师,而是继续随军南下,最终担任了53军的副军长。53军是由湖南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而来的,王振祥也因此在职务上有了升迁。
解放后,四野的战史编写过程中,很多人将王振祥误记为126师的师长,这让胡继成感到困惑。胡继成多次强调,自己从126师成立之初一直在任师长,直到升任副军长期间都未曾见过王振祥。
这种误记的情况其实也不难理解。在1949年全军番号改编后,很多军队领导班子并没有立即进行调整,可能导致了这种混乱。直到不久后,兵团的组建才开始对军师级别的干部进行调整,这也使得战史中出现了126师师长与实际不符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