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欧盟27国的领导人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一场没有经济和移民话题的特别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非常明确——俄罗斯。过去一年,北欧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看似偶然的事件,然而这些事的背后似乎隐藏着某种深意。究竟这些事件是纯粹的意外,还是某种刻意的挑衅?为了回应这些疑问,欧洲各国领导人决定召开会议,摆明立场。
会议的气氛异常紧张,没有过多的礼仪与装饰,一进场便能感受到浓重的军事氛围。丹麦总理开场时,直接将当前局势定义为“混合战争”,明确表示欧洲不再是一个和平的地方。这一说法并非夸张,因为过去一年内,发生了太多令人不安的事件。
首先,丹麦的军事基地曾遭遇不明无人机的侵扰,这些无人机在基地上空盘旋了十几分钟,直到消失,追踪系统无法找到它们的踪迹。接着,瑞典海底光缆发生了断裂,经调查,专家认定这些破坏痕迹是人为所为,而不是自然原因导致的。芬兰也报告了持续不断的网络攻击,攻击者精准、专业,且攻击代码显示源头相同。这些事件显然不是单纯的孤立事件,它们构成了一条环绕整个欧洲的“紧张链条”,让各国不得不提高警惕。北欧国家加大了边境防守,波兰也加强了防空设施,波罗的海的军事演习变得更加频繁,欧洲正悄然进入战备状态。
会议中,气氛极其紧张。法国总统马克龙直言:“我们正在准备应对一场不对称的战争。”德国总理也明确表示:“我们不再与俄罗斯和平共处。”尽管没有宣布开战,所有人都在为可能的冲突做准备。从无人机到光缆的破坏,再到网络战与能源威胁,每一起事件都让欧洲更加意识到,和平已经不再是理所当然的状态。
过去的一年,欧洲仿佛被卷入了一场“俄式整蛊剧”,一连串看似巧合的事件接踵而至。爱沙尼亚沿海出现不明飞行器,迅速进入领空又消失,虽然雷达记录了飞行轨迹,但没有找到任何残骸。拉脱维亚港口的通信系统频繁中断,技术排查发现是有人故意干扰无线频段。芬兰则在夏天遭遇了大规模电力系统故障,调查发现攻击源自俄罗斯的乌拉尔地区。虽然这些事件各自看似不大,但结合在一起却让人不安。各国开始加紧军事部署,立陶宛、荷兰甚至奥地利等中立国家,都开始加强自己的防御措施。
在欧盟层面,防御计划“Readiness 2030”已经启动,计划投入8000亿欧元进行军事武器升级、后勤保障以及快速响应部队的建设。这次会议上,甚至连财政保守派都没有再提出异议。欧盟委员会提出,要动用俄罗斯被冻结的资产,其中部分资金将用于支持乌克兰,而另一部分则用来增强防空和网络安全能力。
法国、波兰、芬兰和捷克等国,也悄然组建了一个“愿意者联盟”,目的是为在俄军接近边境时能迅速组成联合防线。这种设想以前只是纸上谈兵,现在却开始付诸实践。
尽管面对俄罗斯如此强大的邻国,很多中小国家知道,单纯的“对称对抗”几乎不可能实现,他们的目标是尽可能提前预判俄罗斯的举动。过去的事件已经迫使他们思考如何应对“模糊的攻击模式”,并快速做出反应。
会议的第二天,各国代表手中的安全简报,比早餐还早送达。头条新闻就是关于被冻结俄罗斯资产的讨论,并且决定优先处理。欧盟委员会主席亲自上阵,展示了俄罗斯被冻结资产的流转图表,金额超过百亿欧元,部分资金计划用于支持乌克兰,另一部分用于加强应对“混合战”的预算。
法国和德国在此问题上的立场产生了分歧,金融系统官员担心这会影响欧盟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中立地位,甚至可能遭到俄罗斯的法律报复。但安全专家则认为,这种做法是应对现代战争的新手段。最终,德国总理默茨做出表态:“我们不再与俄罗斯和平共处。”这一强硬表态立即引发了更广泛的讨论,欧洲议会也随后表态支持“在合法框架内动用冻结的俄资产”。
会议的讨论不仅仅停留在资产问题,还包括了“无人机墙”项目,这个项目最初只是一项区域性防空合作计划,如今已经发展成多国联动的大规模项目,涉及到北约共享的雷达系统,形成了北线防控带。
这些动向表明,欧盟尽管行动相对缓慢,但这次是真的在整合力量,应对未来可能的冲突。北欧某位代表直言:“我们过去害怕把事情做大,现在担心的是如果不采取行动,可能根本没有谈判的空间。”
尽管欧盟成员国在对俄罗斯的态度上存在差异,但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当前的局势已经不能再用过去的乐观态度去看待。葡萄牙和希腊虽然仍然坚持外交灵活性,但也首次在声明中表态支持区域性安全协防。
每一个国家的决策层都明白,虽然不愿意走到大规模对抗的地步,但不采取措施防御,最终可能会陷入被动局面。冷战式的“全面对抗”或许不再必要,但面对网络瘫痪、能源危机和其他“隐形战争”手段,欧洲已经别无选择。
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当记者问及是否意味着欧盟已经准备好与俄罗斯对抗时,主持人并没有直接回应,而是说:“我们希望和平,但我们不会仅仅依赖祈祷来实现它。”这一句话传递出微妙的信号——尽管大家都希望避免冲突,但准备好应对局势的升级也显得同样重要。
哥本哈根峰会的联合照片上,各国领导人表情各异,有的眉头紧锁,有的微笑,有的干脆低头不看镜头。这张照片不仅仅是一次合影,它更像是一张“多方利益难调”的团体照,反映了各国之间微妙的博弈。
尽管大家都不想开战,但在不断升级的安全威胁面前,欧洲的选择变得越来越艰难。会后的哥本哈根,北欧寒冷的夜风吹拂着,欧洲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平不再是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