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传出,普京在访华期间曾经向中方提出一个特殊的请求,但结果却出乎意料,中国没有像以往那样“照顾”俄罗斯的要求,这让普京颇为失望。
那到底是什么事情呢?
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透露,此次代表团来华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和中国达成协议,让俄方派人员到中国学习稀土的开采和冶炼技术。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这个要求并不奇怪。虽然中国是全球稀土储量和开采技术的绝对领先者,但俄罗斯自身也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据估算,俄罗斯已探明的稀土储量高达2850万吨,还不包括远东大面积永久冻土层下可能隐藏的资源。换句话说,俄罗斯的资源潜力巨大,只是缺乏成熟的开采与精炼技术。
在某些稀有金属领域,俄罗斯并非没有优势。比如锗,作为中国此前限制出口的战略金属之一,俄罗斯拥有全球第二的储量,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提炼技术。虽然相比中国,他们的工艺水平略显落后,但仍属于少数能独立生产锗的国家。
问题在于,除了极少数金属之外,俄罗斯在稀土开采和精炼方面几乎寸步难行。很多人可能以为开采比精炼容易,其实不然。稀土中包含种类繁多的稀有元素,要将它们有效分离出来,本身就是世界上95%以上的国家都无法解决的难题。目前,真正掌握成熟稀土氧化物提炼技术的,只有中美两国。
而美国显然不可能向俄罗斯分享这类尖端技术。于是,俄罗斯才把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
那么,俄罗斯为什么觉得中国可能会答应呢?原因很直接:在他们看来,俄乌冲突让俄罗斯顶住了西方的压力,这某种程度上也替中国分担了压力。既然如此,中国理应回报他们一些“实惠”。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俄罗斯为自身利益而打,和中国并无直接关系。中国虽然在经济层面给予了俄罗斯不少支持,但这更多出于现实合作的需要,并非“理所当然”的义务。
更关键的是,稀土技术是中国极少数能够在全球博弈中掌握主动权的战略筹码。没有这一优势,中国在面对美国发动的关税战时可能会更加被动。现在,中国掌控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炼技术专利,这是难以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一旦将技术交给俄罗斯,很可能培养出一个未来的竞争对手。尤其是此前中方限制出口锗、镓时,俄罗斯立刻表态愿意增加对美出口,这已经敲响了警钟:一旦他们获得技术,很可能转身与中国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从这一点来看,中国拒绝俄罗斯的请求几乎是必然的。毕竟,稀土技术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问题,更是战略安全的底线。
所以,普京的这次“小算盘”,注定难以如愿。
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