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这回是真遇上大麻烦了。 咱们中国这边,今年新季的大豆采购单子上,美国大豆彻底 “剃了光头”—— 一张订单都没有!这事儿可让美国种大豆的农民朋友们急得直跺脚。想想去年这会儿,咱们还买了人家六百多万吨呢,今年直接归零,搁谁身上受得了?美国大豆协会的主席都说了,这简直就是拉响了 “五级火警”,火烧眉毛了!可您猜怎么着?就算现在马上签合同,今年的豆子也赶不上趟儿了。
这事儿啊,还真不是咱们一时心血来潮。您看看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咱们从巴西、阿根廷这些南美国家买的大豆,一口气冲上了三千多万吨,破了纪录!以前咱们进口的大豆,超过一半都来自美国,现在呢?美国的份额掉到了二十年来的最低谷。这变化,够明显的吧?
为啥南美大豆现在这么吃香?核心就俩字:稳当。港口升级、铁路拓宽后,其物流效率已与美国比肩,买家既不用担心运力不足,也无需忧虑政策突变。反观美国,“不确定性” 已成常态。近期,美国国土安全部明确表示,即便政府因财政问题停摆,关税征收作为 “必要职能” 仍将照常执行,相关岗位超八成员工需坚守岗位。
面对大豆滞销,美国政府计划以关税收入补贴农民。但这一 “平均分配” 的方案遭农民抵制。像明尼苏达州这类传统大豆出口区,农户损失巨大,却与内陆州获同等补贴。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稳定的销售市场。
说起来,这事儿美国农民可太熟悉了。前几年中美贸易闹矛盾,中国暂停进口美国大豆,美国豆农一下子就懵了,仓库里堆满了卖不出去的豆子,价格也是一跌再跌。后来虽说调整了两年,但市场份额还是没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现在,类似的麻烦事儿又找上门了。
这次情况不太一样。中国和南美合作越来越紧密,又是签长期订单,又是用本币结算,把美国大豆的议价空间压得死死的。南美靠着这波合作,扩建港口、优化物流,供应链比美国稳当多了。这么一来,中国买大豆的选择多了,政策风险也小了很多。
这下美国农民可惨了:豆子根本卖不动,收入少了一大截,种地成本却还一个劲儿往上涨。美国农业机械很多关键零件都得从亚洲进口,关税涨了快三成,制造商只能减少产量,设备也没法及时更新;农药化肥这些农资价格涨了 12%,大豆价格却因为卖不出去跌了 23%,收入和支出完全不成正比。
中西部的农民都快绝望了。堪萨斯州农民联盟直接说,关税正把他们往破产的路上逼。农业大州的农民对政府越来越不信任,特朗普的支持率也一直在往下掉。就连美国两党内部,对关税政策也开始有了分歧,农民们都在喊着 “别把我们当政治筹码”。
美国政府把关税当成选举的工具,短时间内估计不会改。但农民们错过了止损的好时机,再这么下去,美国农业在国际上的信誉都得受损,中美大豆贸易的格局说不定都得彻底改变。要是中国习惯了新的采购路子,以后美国大豆想再回到中国市场,那可就难上加难了。这场关税博弈最后会怎么收场,咱们就等着瞧吧。
下一篇: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