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抛美债,我抛中债!外资纷纷减持中国债,大量资金流向美国?
创始人
2025-10-01 20:53:29
0

2025年,全球债市风云变幻,资本的潮汐涌动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那边,美国国债似磁石般吸引着全球资金蜂拥而至;这边,中国债券市场却面临着外资的连续减持。这看似简单的“买入”与“卖出”,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层逻辑和博弈玄机?这真的是单纯的市场“更香”所致,还是全球金融格局深处的一次隐秘震荡?

我们不妨先将视线聚焦于那组刺眼的数字:2025年7月,外资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量飙升至惊人的9.159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单月净增高达582亿美元,这股“狂买”美债的浪潮中,日本和英国无疑是两艘巨轮,引领着资金流向。日本稳坐美债最大持有国宝座,持仓高达1.151万亿美元;英国紧随其后,7月增持幅度接近5%,总持仓逼近9000亿美元。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这巨额资金,是否正是从中国债市“流失”而来?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债市同期遭遇外资持续减持。从5月到7月,外资累计减持中国债券3700亿元人民币,其中5月单月就削减了900亿元。进入8月,这一趋势并未止步,减持额约为1000亿元人民币。这种“你抛我买”的景象,初看像是中美债市的一次正面交锋,但深入剖析,便会发现真相远比表面复杂得多。

这场资本流动的伏笔,其实早在2024年9月就已埋下。当时,中国股市迎来一波上涨行情,嗅觉敏锐的外资便从债市抽离1300亿元人民币,转投A股市场,追逐更高回报。与其说这是一种“撤退”,倒不如视其为一种策略上的调整。许多机构的投资逻辑清晰而直接:随着中美利差缩小甚至倒挂,人民币债券在对冲后已难以提供正收益。进入2025年7月,对冲收益率甚至跌入负值,套利空间彻底消失,机构自然会果断锁利,出售中国债券,转战其他市场——这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操作。

当然,中国也并非坐视不理,而是在主动进行“调仓”。2025年7月,中国减持了257亿美元的美债,持仓降至7307亿美元,创下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一种有节奏的战略应对。一方面,人民币汇率面临一定压力,卖出美债换汇有助于稳定市场;另一方面,考虑到美国贸易政策趋紧,出口受阻,外汇收入增速放缓,中国自然需要精打细算,谨慎配置外汇储备。

再将目光转回美国。不得不提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全球供应链扰动、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无不让市场神经紧绷。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资金将美债视为避险港湾,纷纷“抱团取暖”。5月,美债迎来外资净流入3111亿美元,其中私人部门买入高达3332亿美元,而政府机构则净卖出221亿美元。4月还在净流出146亿美元,5月就迅速回流,这种反转之快,令人咋舌。此外,美联储在9月17日降息25个基点至4.00?.25%,无疑给美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利率下行推动债券价格上扬,机构们趁机收割资本利得,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美债的“繁荣”背后,并非全是蜜糖。美国债务总额早已突破36.22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一百天就增加1万亿美元的债务。利息支出高达9520亿美元,占GDP的3.2%。这看起来像是在“借未来的钱,买今天的安全感”。可这份安全感,究竟能持续多久,谁也无法给出确切答案。

相比之下,中国在债市上的动作则显得更加沉稳和有章法。外资虽然在减持,但减持的节奏是可控的,并未引发市场的剧烈波动。这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便是中资银行的稳健操作。2025年,在岸美元/人民币掉期点持续上扬,1年期贴水创下2013年以来新高,中资行成为稳汇主力,有效压制了外资减持所带来的汇率压力。此外,中国央行在9月26日批准外资进入在岸回购市场,为市场流动性打开了新的窗口。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活跃,香港等地的跨境渠道持续扩展,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坚实助力。这一切都表明,中国并未被动应对,而是在主动布局。

瑞银(UBS)的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报告指出,在全球投资者去美元化的趋势下,正逐步将目光投向中国这个规模高达25万亿元人民币的债券市场。截至2025年,人民币在跨境支付和贸易结算中的使用量已从2010年的每月2000亿元,攀升至1.4万亿元,这份沉淀与积累,不容小觑。

更重要的是,外资在中国债市的占比本就不高,仅为3%。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中,这些减持行为至多只能算是“风过林梢”,远远称不上“根动枝摇”。而且,外资并未“一哄而散”,而是分散流向了加拿大、日本、德国等其他市场,并没有集中“倒向”美国。即便是美债,外资在7月的净买入也不过2亿美元,这在整个市场的体量中几乎微不足道。

因此,这场看似剧烈的“你抛我买”背后,其实是全球资本的结构性轮动。中国债市的吸引力依然存在,只是机制需要不断优化,政策需要持续推动。正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所表态的那样,货币政策将继续为经济回升和金融稳定铺路,这意味着市场仍然充满期待,投资者仍然抱有信心。

美债固然诱人,但却背负着沉重的财政包袱;中国债市虽然遭遇减持,但基本盘依然稳如磐石。全球资本的逻辑从来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择优而栖”。它们不看口号,只看回报;不认国界,只认风险。

有趣的是,在加密货币市场,比特币也因美债波动吸引了部分避险资金,这进一步印证了资本永远在寻找新的洼地、新的机会和新的出路。

正如那句老话所说:资本如水,趋利避害。

而这场中美债市的“拉锯战”,恐怕才刚刚拉开帷幕。未来将如何演变,我们仍需拭目以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有色金属板块冲高 每经AI快讯,有色金属板块冲高,中色股份、豫光金铅涨逾6%,西部材料、洛阳钼业、湖南黄金等涨幅居前。...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攻略:详细步骤... 小红书矩阵号申请全攻略 作为国内知名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小红书已成为品牌和个人扩大影响力的关键渠道。想...
原创 2... 2024年,全国各大城市的GDP榜单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经济画卷,缓缓展开在世人面前,其中温州的异军突...
字节跳动 - 张一鸣的创业故事 张一鸣,一个80后的“技术宅”,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赫赫有名,作为字节跳动的创始人,他带领公司从一款新...
原创 银... 2025年银行迎来了新的一项变革,瞬间感觉到温暖了许多! 针对60岁及以上的老人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
为什么许多小微企业选择助贷平台...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尤其是当银行贷款因信用记录不佳、缺乏担保或其它原...
贷款到账后,结果以“不是本人意... 明明都签了居间合同,贷款也帮客户拿到了,到收贷款中介费时,客户却以“《贷款居间合同》不是本人签署、协...
小红书账号如何更改领域?详细步... 如何调整小红书账号领域方向 在小红书运营过程中,许多创作者会遇到内容方向与个人定位不符的情况,及时调...
岭南控股(000524)202... 原标题:岭南控股(000524)2023年年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应收账款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