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芝加哥最近不光风大,脑回路也挺飘,G7和欧盟在那儿开了个会,决定要对中国稀土动点“手术”:设下最低价格、加征关税、外加碳税。
这三板斧一口气抡下去,架势像是要“去中国化”,但动作看着更像是“自我了断”,你没看错,就在两个月前,他们还在焦急地敲中国的大门,求着多出口点稀土。
如今突然翻脸,倒像是稀土没吃进肚里,先把自己喉咙划了一道,这事儿,真不是普通的“想不开”,而是战略焦虑下的连环误伤。
G7和欧盟要对稀土动刀,其实并不突然,背后是过去一年里一连串的“焦头烂额”,2023年,中美之间的关税战火重燃,中国开始对稀土出口实施更严格的管控。
稀土资源本就稀少,一旦中国这边“收一收”,欧洲那边立马“断顿”,有些欧洲企业甚至开始在库存里“抠”材料用,就怕下一批供不上,当时德国不少汽车企业已经陷入“限产”状态。
于是,西方开始“有点急”,但这份急,没能转化成冷静,而是变成了“甩锅”+“赌气”的组合打法,他们指责中国把稀土“武器化”,随后启动一个听起来很有派头的“关键矿产行动计划”,目标是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路透社披露,在刚刚结束的G7会议上,这个计划已经变成了现实操作:要通过设定出口稀土的最低价格、加征关税和碳税,倒逼本国企业采购“非中国稀土”。
听起来像是“去风险”,但细看下来,更像是“去理智”,毕竟,中国目前占全球稀土供应量的80%以上,欧盟自己对外承认,他们95%的稀土都靠进口,且主要来自中国。
在这个背景下,搞限价、搞加税,等于是在跳楼前先把安全网剪了,这种看似“自强”的政策,背后其实是西方长期在关键资源领域的被动和焦虑,一旦遇上供应链风吹草动,就容易“头脑发热”。
西方的这套操作,问题不在于他们不该“寻求自主”,而在于他们根本“做不到”,先看资源,整个欧洲的稀土储量,占全球不足1%。
你要在地里“刨”出足够的稀土,光找矿就得几年,还不一定找得到,即使运气好,真找到了,开采和提炼又是一门高难度技术活。
欧盟目前既没有成熟的产业链,也缺乏高效的提纯能力,相反,中国在稀土提纯技术上已经遥遥领先,效率高、污染低、成本控制得住。
再看美国的“前车之鉴”,美国早就想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甚至投入了不少资源扶持本土矿山,比如加州的Mountain Pass矿。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进展依然缓慢,矿是挖了,炼不出来,最后还得把稀土送到中国去加工,这就像盖房子没砖,工人也不会砌,只能干看着。
现在G7和欧盟也走上了这条路,却还要加上一道“限价”+“加税”的组合拳,这不是让企业更有动力,而是直接加剧它们的成本负担。
尤其是新能源、电子、汽车这些高度依赖稀土的行业,价格一涨,竞争力立马下降,你说要替代中国供应,好,那得花十年;但这边加税的账单,明年就得还。
更讽刺的是,设价格下限这种“行政干预”,在市场经济中本就是个两难选择,价格不能按市场走,企业要么买不起,要么卖不出。
到头来,买家卖家都别扭,市场供需被打乱,反倒逼出更多“黑市”操作,如果这不是“自残”,那什么才算是?
政策一出,最先叫苦连天的,居然是欧洲企业自己,德国汽车协会就先发话了:原材料价格一涨,对企业竞争力打击巨大。
新能源车、电池制造、风电设备,这些行业都是稀土的“大胃王”,现在供应链本就不稳定,再来一刀加税,企业只能“自掏腰包”硬扛,小企业可能直接被拖垮,大企业也得削减开支、裁员降本。
更麻烦的是,设置最低价格还可能引发市场混乱,你设一个“托底价”,中国企业不卖了怎么办,其他国家的稀土还没准备好,短期内根本补不上,等于一边喊着要“降低依赖”,一边却在“切断来源”。
中国其实压力不大,稀土是战略资源,不愁没人买,中国正在积极拓展亚洲、非洲等新兴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和中东国家,需求增长迅速,欧洲不买,别人排队要,加税对中国来说,更像是“客户少了一个,烦恼少一群”。
从全球市场看,这波操作或许确实会刺激非洲、拉美等地区加紧稀土开发,但现实是,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薄弱、提炼技术滞后,短时间内很难形成规模,中国的主导地位,依旧稳如磐石。
说到底,这场“比划”不是对中国出手,而是对自己下刀,G7和欧盟本想“筑墙自保”,结果反而暴露了自身更深层的依赖和脆弱,与其说他们在“比划”,不如说是在“试刀口感”,看看这刀割下去,疼不疼。
回头看这场闹剧,从“稀土荒”的恐慌,到今天“比划比划”的政策,G7和欧盟其实一直在用“错的方式”对抗一个“真问题”——对中国稀土的高度依赖。
问题是真实存在的,但解决方式却越来越像是“赌气式脱钩”,像极了明知没伞还非要在暴雨中裸奔。
路透社的评论也道出了几分无奈,称G7此举“可能加剧内部产业的结构性阵痛”,说白了,这不是“打击中国”,而是“削弱自己”。
尤其是在当下全球供应链本就脆弱的背景下,任何形式的“筑墙”行为,只会让原本就紧张的局势更乱。
或许,G7和欧盟该做的,不是画地为牢、设限封堵,而是坐下来,跟中国谈谈怎么稳定供应、共同发展。
稀土不是武器,更不是敌意的象征,它是全球科技和绿色转型的基础资源,合作才是唯一出路,但愿这刀,别砍得太深。
上一篇:尹艳林:金融要实现创新,唯有改革
下一篇:国泰海通拟发行1100亿元小公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