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这两年确实是“今非昔比”了。还记得当年提起小米,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高性价比”、“发烧友首选”、“屌丝机”,而现在的小米,主品牌已经稳稳踩进高端市场,甚至有点“轻奢”的味道。尤其是数字系列的Ultra机型,从相机模组到材质工艺,每一代都在突破自己的天花板。与徕卡牵手之后,影像这块更是一路狂飙,把“拍照旗舰”这四个字刻进了骨子里。如今小米15 Ultra虽然已经登场,讨论度不小,但高企的售价让人有点“看得见摸不着”的无奈,反倒是前代小米14 Ultra,因为降价后显露出了十足的性价比,成了精明玩家眼里的“香饽饽”。
回头看小米14 Ultra,它诞生时就是一款剑指影像巅峰的全能旗舰。那颗5000万像素的1英寸大底主摄,配合无级可变光圈和徕卡的调校,基本就是把“徕卡味儿”搬进了口袋,随手一拍就能端出单反质感。更重要的是,它不只是一个“主摄党”,全焦段徕卡四摄覆盖了12mm到120mm,12mm的超广角和75mm的浮动长焦带来了极高的可玩性,而120mm潜望长焦的存在,也让拍月亮或者舞台细节轻松写意。视频党同样能得到满足,8K录制、杜比视界拍摄、Ultra RAW这些专业功能,一次性把影像体验拉到了行业的“顶层套房”。
屏幕方面,小米14 Ultra也足够豪横。6.73英寸2K AMOLED微曲屏,把观感和手感之间的平衡拿捏得恰到好处。3000nit的峰值亮度,让你在正午大太阳下也不用把眼睛眯成一条缝才能看清导航。120Hz LTPO自适应刷新率则保证了无论刷短视频还是玩游戏都能顺滑到底。再加上小米一贯精准的色彩校准和HDR10+/杜比视界加持,屏幕素质几乎挑不出毛病。
性能自然不用担心,骁龙8 Gen3加持的那种“冗余感”在日常使用中简直就是安心buff,玩《原神》或者其他重负载游戏时也能稳稳60帧。再搭配LPDDR5X内存和UFS4.0闪存,开应用、切任务都是“丝滑”两个字。电池和充电同样是14 Ultra的底气之一:5300mAh的大电池支撑全天没压力,90W有线快充和80W无线快充组合拳,能让“低电量焦虑”这回事从你的生活里消失。十分钟回血60%,这种回血速度甚至可以赶上咖啡因的提神效果。
当然,它并不是一款没有缺陷的“圣机”。机身重量对于手小或喜欢长时间单手握持的人来说确实是个挑战,尤其是钛金属特别版,229克的分量拿久了多少会感受到手腕的“负重训练”。相机模组也略显厚重,横握打游戏时有点硌手。系统初期也有过一些小瑕疵,比如个别版本卡顿、按键松垮之类的小毛病,好在后续更新基本都修复了。解锁方式上,它仍然采用光学屏下指纹而不是超声波,湿手状态下偶尔需要再试一次。持续高负载时的发热也不容忽视,尤其是拍4K视频的时候,最好不要把它当“暖手宝”。
不过,当我们把这些小缺点放在如今的价格面前时,它们似乎也就没那么刺眼了。2025年9月,16GB+512GB版本已经从最初的6999元降到了4275元,直降幅度让人直呼“真香”。
与小米15 Ultra那动辄七八千的售价相比,14 Ultra的性价比已经不言而喻。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它依旧是行业标杆级的影像旗舰;对于想要一台全能机的用户,它在屏幕、性能、续航等方面也保持着一线水准。更重要的是,这个价格让你买到的不仅仅是硬件,还有小米这些年在高端路上积累下来的那份底气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