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商业模式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直播带货也不例外。
2025年的直播电商江湖中,头部主播的黄金时代也正在落幕。
第三方数据平台达多多显示,今年6月,与辉同行在抖音带货月榜排名第五,跌出榜首。而且,飞瓜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与辉同行直播间日均观看人次为1504万,较2024年同期下降45%。
除了董宇辉,李佳琦在今年618的带货数据也有所下降。据青眼情报,今年618预售首日,李佳琦就拿下了25亿-35亿元的GMV。纵观整个直播带货行业,李佳琦的带货数据依然十分抗打。但是,对比2024年和2023年的26.75亿元和49.77亿元,李佳琦的带货数据整体呈下滑趋势。
其实直播带货本身并没有太多技术含量,主要竞争壁垒是“资金”。
2021年新东方杀入直播带货,并允许东方甄选每年亏1个亿。隔岸观火的罗永浩直言,这么多钱投进去,直播间砸都砸出来了。一语道出直播带货的本质:做直播得有钱砸。
随着越来越多财大气粗的金主,名人入驻直播间带货,直播卖货的钱是越来越难赚了。有多年直播带货经验的网红都不禁直言:直播间带货的人太多了,抖音流量不够分,流量越来越水了,都是泛流量。她已经放弃抖音带货,开始转战抖音教学。当众人纷纷去做抖音的时候,教人做抖音赚钱的概率显然比躬身带货要大多了。
如今,直播带货对中小商家越来越不友好了。赚钱的商家大抵分为两种:头部大主播和个体户。做不到头部大主播,公司化运营的商户大抵是亏钱状态;还有一种是早期已经积攒了一定客户,形成了个人IP,而且有稳定的供应链。除此之外,应该是绝大多数直播带货的商家都不盈利。
其实,直播带货本身就是成本极高的卖货方式。虽然不乏李佳琦,董宇辉这样的成功案例,但纯属偶然成功,不可复制。即便是对于头部带货主播,现在也不得不花钱买流量,对于资金体量不够大的普通商家而言,直播带货显然不是最佳选择了。
自去年初,各大头部主播减少直播频次,转而投身其他副业就可看出,主播们已经嗅到了变化趋势,积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眼下,头部主播正通过自营品牌打造、供应链拓展、短剧行业布局等多元化尝试,不断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寻求新的经济增长。
首先,自营品牌的打造成为了头部主播寻求新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建立自主可控的品牌资产,逐步摆脱对第三方品牌和供应商的依赖,从而掌握更大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除了直营品牌的打造,短剧也成为头部主播拓展商业版图的新战场。他们企图通过制作和参与短剧,开辟新的流量渠道,从而延长内容生命周期,增强平台与粉丝的情感连接。
未来,超级主播时代终将落幕,而直播电商将更加注重自营品牌建设、供应链管理、内容创新等系统能力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