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想明白了这个问题。
任正非在创办华为公司之前就已经很厉害了,他43岁就出席过全国科学大会,因为他作出了重大贡献,有重要的发明创造。
所以不要真以为任正非不懂技术,不懂研发,他只是在谦虚而已。
老方说任正非其实是站在了更高的维度上——老板不是要什么技术都懂,而是高屋建瓴,从宏观层面看问题。
毕竟,决定方向和做什么才是老板的主要职责。
以任正非之能,为啥还要43岁之后才成功?成功之前就需要做好准备
尽管任正非很厉害,但他在职场上不顺利,最后是在1987年靠几个人凑起来的21000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
“……处处都处在人生逆境,个人很孤立,当我明白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的政治内涵时,已过了不惑之年。”
《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就有谈及任正非创业的情况。
人到中年,年过不惑,却还是在逆境之中,谁能体会到其中的滋味呢?
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自己是中年失业,背负巨额的债务压力,上有老下有小,母亲身体不太好,孩子要上学,跟妻子离婚……
到了这种境地,你会怎么样?
人生路窄,生活所迫:要么毁灭人,要么成就人!
如果是换个人处于那样的情况,可能就是落魄、潦倒了,天天愁眉苦脸,想着怎么挣钱,只要能够混口饭吃就谢天谢地了。
而对于胸怀大志的人而言,没有什么人穷志短,哪怕一贫如洗,也敢于志存高远。
贫穷、困窘会折磨人,毁灭人的自信,但也会“苦其心志,动心忍性”,让一个人发生真正的改变。从古至今,多少英雄豪杰都是过了这一关后才走向成功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就是要让这个人经历苦难,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做事颠三倒四,什么都不顺利,处处都是荆棘,无人理解,受人轻视和讥讽……唯有如此才能让他的思想发生改变,变得与常人不一样。
“我是在生活所迫,人生路窄的时候,创立华为的。那时我已领悟到个人才是历史长河中最渺小的,这个人生真谛。”
所以说成功者在成功之前就让自己具备了能力,做好了准备,否则来了机会也抓不住,或者抓住了也容易失去。
成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
1、克服幼稚。
很多人的问题就是思想幼稚,什么都是想当然,心里只有自己的感受和道理,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动不动就看不惯别人,从不自我反省。
“想起蹉跎了的岁月,才觉得,怎么会这么幼稚可笑,一点都不明白开放、妥协、灰度呢?”
任正非创业之前有很多能力,但他还缺乏成为组织者、管理者的思想建设和心态。在经受过磨难和痛苦后,他就发生了转变。
2、自我批判。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就叫自我批判。人生在世,有没有自我批判的能力,命运是截然不同的。
“人感知自己的渺小,行为才开始伟大。”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凡事能够从自己内心找根由的人,就前途无量。
无论是什么知识和技术、技能,都容易学,无非是时间问题,而思想和内心的转变只靠时间不行,必须是在遭受困厄的时候能够自我修炼,才能让自己有不一样的认识,老方说这就叫心法。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平常人往往是处处树敌,以为是别人要对自己不利,或是别人阻碍、得罪了自己,别人不树敌他自己就早已在内心把靶子竖起来了。
这不是聪明的做法,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就只知道零和博弈,困于自己的狭隘和自私,难以大成。
他们把开放当成了傻,把妥协当成了弱,把灰度当成了平庸,他们老以为自己是一个很特别的人,自视甚高,自命不凡,当现实没有给其想要的反馈后,他们就恼怒了。
在遭遇困局的时候,唯有超越自我,才能洞察真相,会看到原来自己周围就有很多成功的资源和机会,这个世界不是故意为难自己,而是自己困住了自己。
有了这种觉悟,也就自然破局而出了。
否则就还是向外求,盼着这个世界拉自己一把,妄想一夜暴富,却忘了自助者天助之,自己才是最根本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