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洪言微语
9月5日,A股市场上演强势反弹行情,创业板指单日大涨6.55%实现反包,新能源产业链全线爆发,科技成长板块集体回暖,市场情绪从昨日的恐慌快速切换至乐观。全市场超4800只个股上涨,涨停家数突破百只,沪深两市成交额维持2.3万亿元高位,显示资金做多意愿显著增强。
港股市场同步企稳回升,恒生指数在25000点上方形成有效支撑,科技股与医药板块联袂反弹,南向资金恢复净流入,两地市场风险偏好同步提升。
今日反弹打破了连续下跌格局,标志着本轮调整进入新阶段。乐观来看,在新能源主线爆发与成交量配合下,本轮调整或已结束,市场有望重拾上涨趋势;即便从谨慎角度判断,下周行情可能存在反复,但全市场普跌的极端行情大概率已经过去,当前环境下,只要规避缺乏业绩支撑的高位题材股,投资者亦可安心持股了。
主要指数表现
A股方面,上证指数震荡走高,午后突破3800点整数关口,收涨1.24%报3812.51点;深证成指强势反弹3.89%,日线形成带量长阳;创业板指受新能源权重带动领涨市场,盘中涨幅一度突破7%,最终收涨6.55%,创下2022年1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科创50指数同步上涨3.39%,北证50指数大涨5.15%,显示中小市值成长股弹性更优。
全市场上涨家数4857家,下跌家数仅473家,涨停108家,跌停7家,赚钱效应全面扩散。主力资金净流入428.5亿元,新能源产业链获重点配置,银行板块遭遇资金净流出。
港股市场恒生指数高开高走,收涨1.43%报25417.98点,成功站稳25400点;恒生科技指数表现更强劲,收涨1.95%报5687.45点,成分股中27只上涨;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1.34%报9057.22点。大市成交2999.45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56.23亿港元,结束连续多日净流出态势。蓝筹股领涨,科技龙头同步走强。
行业热点与驱动逻辑
A股市场成长主线全面回归,新能源产业链形成涨停潮。动力电池指数暴涨9.64%,板块内近30股涨停,中报显示行业扩产预期加强,固态电池技术突破消息催化板块热度;光伏逆变器指数上涨8.31%,行业反内卷政策推动估值修复;风电设备板块跟风拉涨,上半年行业景气上行叠加毛利率提升形成业绩支撑。CPO概念在昨日大跌后强势反弹,机构资金抄底迹象明显。有色金属板块受新能源需求拉动上涨4.39%,锂矿龙头集体大涨。
港股市场板块轮动特征显著,光伏太阳能指数飙升8.35%,政策对新能源产业链的长期支持构成持续驱动;未盈利生物科技指数反弹5.53%,创新药出海交易活跃提升板块情绪;稀土永磁指数上涨6.69%,原材料价格上涨预期推动板块走强。科技板块呈现梯度上涨,半导体产业链受国产替代政策利好持续获得资金关注。
领跌板块与驱动逻辑
A股防御性板块出现资金分流,银行板块逆势调整,申万银行指数下跌0.99%,前期创新高后回调,反映资金从低估值板块向成长赛道切换;乳业板块延续调整,消费防御逻辑暂时让位于成长进攻策略;旅游及酒店板块走弱,前期政策催化带来的涨幅面临获利回吐压力。
港股市场消费板块表现分化,白酒指数下跌1.57%,资金对可选消费的谨慎情绪尚未完全缓解;猪肉指数跌0.43%,供给增加预期压制板块估值;蓝宝石指数受行业景气度下行影响跌1.01%,技术迭代风险引发资金避险。
投资策略建议
连续下跌后强势反弹,市场有望进入"成长回归、主线强化"的新阶段,A股创业板指技术面形成强势反包,港股恒生科技指数企稳回升,两地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
短期来看,成交量维持万亿级水平,涨停家数激增显示赚钱效应持续扩散,新能源产业链形成完整涨停梯队,板块内部轮动有序;中期而言,政策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减,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流动性宽松环境,市场趋势性上涨逻辑未改。
配置策略上建议把握"强势主线+政策催化"双主线:一是坚定持有新能源产业链核心标的,锂电池、光伏、风电等板块在行业景气度与政策支持双重驱动下,仍具上涨空间,重点关注业绩确定性强的设备龙头与资源品企业;二是布局科技板块超跌反弹机会,CPO、半导体等前期调整充分的赛道,在机构资金回补下有望修复估值;三是跟踪港股特色品种,未盈利生物科技、光伏太阳能等与A股形成互补的板块,可通过ETF实现跨市场配置。
操作层面需注意把握板块轮动节奏,避免追涨近期涨幅过大的题材股,优先选择有业绩支撑、资金持续流入的细分龙头。短期关注美联储非农数据对市场情绪的影响,中期则聚焦国内经济复苏数据与政策落地效果,在趋势性行情中保持对强势主线的核心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