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棉花市场正面临多重挑战的交织影响。作为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之一,该国纺织行业如今站在了充满不确定性的十字路口。受到关税政策、国内市场供需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印度棉花产业可能即将迎来一个艰难的季节。
行业分析指出,由于进口棉花的成本优势以及国内纺织需求减弱,印度本土棉花价格预计将持续走低。印度棉花协会主席Atul Ganatra表示,市场需求放缓已经对整个行业造成明显冲击,棉农在新一季收成中可能难以获得理想价格。这一状况迫使印度不得不采取大规模市场干预措施。
有消息称,官方本季度预计将采买高达一千四百万包棉花,以支持印度国内棉农,这一规模将创下历史纪录。印度西部一家轧棉厂负责人Pradeep Jain认为,随着新季棉花上市和进口棉的持续涌入,下个月起棉花可能承受更明显的下行压力。
印度纺织业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为超过四千五百万人提供了直接就业机会。尽管行业历史悠久且具备全球竞争力,但有预测显示,受美国高额关税影响,印度对美纺织品出口可能会大幅下降百分之七十。为缓解纺织企业压力,印度已宣布将棉花进口关税豁免期限延长至今年十二月底。
然而进口关税的放宽进一步加剧了本土棉农的困境。一家贸易企业指出,进口棉花不仅成本更具竞争力,质量也普遍更优,因此即使在印度国内棉花上市高峰期间,不少工厂仍倾向于使用进口棉,这进一步压低了本地棉价。
面对这一复杂局面,印度只能通过收购来稳定市场。在上一个财政年度,国营印度棉花已花费超过四十二亿美元从农民手中收了一千万包棉花。今年,预计采购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印度棉花协会董事总经理Lalit Kumar Gupta透露,新季采购点将增加百分之十,总采购能力可能超过两千万包。
但大规模的采购也引发了新的担忧。由于官方采购价较市场高出百分之七点八,这一政策不仅可能加重财政负担,还可能导致市场扭曲,延缓行业必要的结构性改革。市场观察人士正密切关注印度如何在保障农民收入和维持财政可持续性之间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