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外长拉多斯瓦夫·西科尔斯基在2024年9月2日新加坡的演讲中,直截了当地指出,中国是唯一能真正推动俄罗斯结束乌克兰冲突的国家,因为中俄关系紧密,其他国家做不到。他代表欧洲表态,如果中国能说服俄罗斯停手,整个欧洲会表现出善意和感激。这番话不是空穴来风,早就有芬兰总统之类的欧洲政客说过类似内容,认为中国一句话就能让俄罗斯收兵。西科尔斯基的发言背景是俄乌冲突从2022年2月爆发到现在,已经打了三年多,乌克兰战况吃紧,俄罗斯控制了乌克兰大约20%的土地,乌克兰的反攻也没啥大进展,比如2024年8月他们突袭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本想牵制俄军,结果俄方反而加强进攻。到2025年8月,俄罗斯还在持续轰炸乌克兰基础设施,发射导弹和无人机,乌克兰防空系统顶着巨大压力。
欧洲国家援助乌克兰的钱和武器越来越多,但自己也扛不住,经济通胀高企,能源危机还没彻底过去。波兰作为邻国,接收了大批难民,还担心战火烧过来,所以西科尔斯基的表态其实反映了欧洲整体心态,他们想找外力帮忙止损。演讲后,媒体很快就扩散开来,其他欧洲国家也跟着呼应。比如芬兰总统斯图布在2024年1月说过,俄罗斯依赖中国,一通电话就能停战。立陶宛、爱沙尼亚这些波罗的海国家也经常附和,认为中国有影响力能压住俄罗斯。
中国外交部对西科尔斯基的发言回应得很清楚,中俄都是独立自主的大国,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一直站在和平一边,和各方保持沟通,推动政治解决。意思是说,中国不会干涉俄罗斯的决定,也不会被欧洲的许诺拉着走。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和北约东扩,俄罗斯觉得安全受威胁才爆发冲突。如果欧美停掉对乌克兰的援助,战争说不定很快就结束了,但现在双方都没打够,和谈时机不成熟。中国其实做了不少事,从冲突开始就提出政治解决方案,强调尊重各国主权、停火止战、保护平民、防止核扩散这些原则。
2023年2月,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列出12点主张,得到不少国家认可。后来,中国特使李辉搞了四轮穿梭外交,2023年5月第一轮去乌克兰、波兰、法国、德国、俄罗斯谈条件。第二轮6月去比利时、波兰、乌克兰、俄罗斯、德国。第三轮7月去巴西、南非、印尼、哈萨克斯坦拉支持。第四轮2024年3月又去俄罗斯、欧盟总部、法国、德国、波兰、乌克兰,还联合巴西提出六点共识,包括不扩大战场、不升级战斗、交换战俘。
但2024年8月乌克兰突袭库尔斯克后,俄方说在这种情况下不谈,氛围又被破坏。到2025年,中国还在继续沟通,但没大突破。欧洲政客的表态,说白了,是想借中国的手施压俄罗斯,希望中俄关系出点裂痕,顺便拉中国加入对俄制裁阵营。但中国不吃这套,对俄贸易正常进行,双边关系稳固,2024年贸易额超过2400亿美元,能源、农产品、科技合作深化。欧洲许的感激,也不见得多可靠,今天说感激,明天可能在南海或台湾问题上跟美国站队。中国做斡旋,是作为负责任大国该做的,促进全球稳定,不是为了换欧洲的好处。
西科尔斯基没停下脚步,2024年9月25日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言,呼吁中国参与调解。2025年2月23日,他表示欧洲支持能让乌克兰坚持到年底。3月,他回应马斯克言论,提醒波兰支付了星链费用。4月23日,他在布鲁姆伯格采访中敦促中国加强外交努力,提到土耳其和中国可能调解。5月,他继续推动波兰援助行动。8月17日,他说压力应放在侵略者身上。8月18日,推动援助,保持对俄罗斯批评,支持乌克兰防御。这些行动串联起来,焦点都在欧洲安全和对俄罗斯强硬上。
欧洲其他领袖也没闲着,2025年7月24日第25次欧盟-中国峰会上,欧盟强调俄罗斯侵略不仅是乌克兰的生存威胁,还对全球安全构成问题,重申中国应利用对俄罗斯的影响力尊重联合国宪章结束战争。欧洲理事会主席安东尼奥·科斯塔在北京告诉中方,中国应利用影响力让俄罗斯结束战争。欧盟还敦促中国用影响力支持乌克兰和平,特别提到朝鲜的军事支持。欧盟发言人说中国仍是俄罗斯战争的关键促成者。中国外长王毅告诉欧盟,中国不能接受俄罗斯输掉对乌克兰的战争。中国回应说,在乌克兰问题上没有自私利益,重申支持政治解决。
2025年8月,俄乌冲突还在继续,俄罗斯部队在顿涅茨克推进,获得180平方英里土地。8月20日至21日,大规模打击乌克兰西部地区。俄罗斯和乌克兰互相针对能源基础设施,俄罗斯发射数百枚无人机和导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排除中国作为任何和平协议的安全担保人。中国欢迎美俄接触,中国在电话中说中国会维持和平谈判和外交解决的立场。俄罗斯反对欧洲对乌克兰的安全保证。冲突造成950,000人伤亡,包括250,000人死亡。中国支持所有利益相关方参与和平进程,但强调北京在乌克兰危机中处于困难位置。
G7在2024年6月峰会批评中国启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中国和俄罗斯在2025年2月24日通话中重申无上限战略伙伴关系。中国表示欢迎特朗普-普京峰会和泽连斯基会面,但强调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中不扮演角色,却通过大规模贸易为俄罗斯提供经济生命线。中国在2024年12月限制关键无人机部件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影响乌克兰防御努力。中国和巴西在2024年5月联合提出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提案。中国认为战争结束将由美国、俄罗斯和乌克兰决定,对欧洲和中国留下的代理权很少。中国支持快速结束战争,但拒绝公开认可俄罗斯军事行动。
欧盟在2025年7月2日敦促中国结束稀土出口限制,并警告中国公司支持俄罗斯会影响欧洲安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在2024年11月21日简报中支持解锁乌克兰危机政治危机。中国在2025年5月12日支持乌克兰30天停火提议,与美国和欧盟伙伴合作。中国认为其对乌克兰战争的战略中立引发国际不同回应。中国和俄罗斯联盟通过考验,中国决定支持莫斯科近三年源于其战略评估。中国拒绝批评俄罗斯,但强调美国试图遏制中国和俄罗斯的徒劳。中国在2025年3月表示各方欣赏其努力,期待更大作用。
俄罗斯入侵导致欧洲国家与俄罗斯和中国间裂痕加深。欧洲转向更现实的外交政策。中国保持莫斯科一边是其在乌克兰的主要优先。俄罗斯在2025年7月16日袭击后,西科尔斯基称袭击故意,战争接近欧洲边界。俄罗斯影子战争增加,欧洲运输系统遭袭击。俄罗斯控制卢甘斯克全境。美国和乌克兰同意30天停火提议,但俄罗斯未回应。中国俄罗斯外长讨论乌克兰,两国外长会谈前景。中国强调外交智慧结束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