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这回特朗普的动作越来越虚了。嘴上喊得凶,结果真刀真枪的时候,突然踩了刹车。我一开始还以为是他又要玩什么交易套路,结果越看越觉得是底气不够。
我查了下,美国和中国的关税战打了好几年。2018年特朗普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当时覆盖了大约3700亿美元的商品(数据来源: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 2019)。中国也反手对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征税,直接打到农业州。到2020年,双方达成所谓第一阶段协议,但关税并没有全面撤回。换句话说,这个包袱一直压在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头上。
美国人自己受的伤不小。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到2023年,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为这些关税额外多付了大约1560亿美元(数据来源:PIIE 2023)。我想象一下,美国的中小企业每天算账,本来利润就薄,结果进货成本直线上升。特朗普嘴上喊赢了,实际上企业主在背后直摇头。
再看特朗普最近的表现,就很明显。他本来想拿关税继续当选举筹码,但问题是,他要么加不动了,要么担心反噬太大。拜登虽然也没完全撤关税,但至少在一些领域释放了信号,比如对电动车和清洁能源设备的进口做豁免调整(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 2024)。特朗普再想一刀切,可能自己先被割伤。
与此巴西和印度的态度也变了。巴西总统卢拉公开批评美国在全球贸易中搞霸权,强调要扩大和中国的农产品合作(数据来源:路透社 2023)。印度总理莫迪虽然在安全上和美国合作,但在经济上却加紧和中国保持某种平衡。印度在2023年进口中国商品总额达到1010亿美元(数据来源:印度商务部 2023),比特朗普上台那会高得多。你说特朗普一边喊脱钩,一边看着盟友往中国市场跑,他心里能不憋闷吗。
欧盟这边更尴尬。俄乌战争打到欧洲经济停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显示,2024年欧元区增长率可能只有0.9%(数据来源:IMF 2024),完全是趴在地上挪。原来他们还想着靠美国撑腰,结果美国现在内外交困。特朗普如果上台又开始嫌弃北约,那欧洲除了和中国多做生意,还能怎样。
日韩也在动。韩国去年对华出口恢复增长,半导体出口回暖(数据来源:韩国关税厅 2024)。日本企业也在盯着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机会。虽然美军基地还在他们头上,但经济账大家都在算。特朗普要再喊 decouple,日韩政客表面附和,背地里照样和中国企业签合同。
所以我就觉得,美国现在是骑虎难下。特朗普嘴硬,其实是被现实绑住了。美国国内通胀居高不下,2024年6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还是涨了3%(数据来源:美国劳工统计局 2024),老百姓天天被生活成本压得直喊苦。如果再搞关税硬刚,物价更高,他选票还要不要了。
我越来越觉得,这场中美拉锯已经变成持久战。不是那种你死我活的对撞,而是长期的磨。双方都不会轻易让步,但美国是真的越来越惹不起中国了。市场摆在那,中国有14亿人口的消费能力,供应链韧性也在增强。特朗普手里就剩嘴炮和选票计算。
问题是,接下来会不会出现一个新格局。比如欧盟慢慢靠拢中国,日韩找机会争自主,印度和巴西继续两头下注。美国越想拉帮结派,反而把别人推得更远。
我在想,下次特朗普再喊要对中国加关税的时候,市场会不会直接无视了。毕竟喊归喊,真敢拍板下去,他自己那口气能不能咽得住? #热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