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是你把权给别人的时候,你才能有真正的权利。你懂得倾听、懂得尊重、承担责任的时候,别人一定会听你,你才会有权威。
昨天下午刚和私董会的大客户聊完,我助理一脸为难的敲开我办公室的门,“吴总,外面 #百度带货夏令营#有位先生想见你,在休息室等了两小时。”
我一听等两小时,还以为是哪个电商老板遇上问题了要找我咨询,连忙让助理把人请进来。
是个年轻的小伙子,西装笔挺,可懂事,零帧起手就是递华子。
我摆摆手,“坐吧,找我有什么事。”
“吴总,您好,我是电商直播基地的商务部的小林,这次来贵司,是想跟您谈谈我们新推出的达人联名款合作方案......”
听到这里,我明白了,这小伙子就是个跑业务的。
我赶紧让他打住,找我谈业务就是浪费时间。
小伙子也是年轻,有点子,越过业务部门,直接找我老吴,觉得我是天诺的老板,有什么合作直接找我聊更快,跟底下人聊没什么意义,他们到时候还要跟我汇报。
想着找到老吴,搞定我,就能搞定合作。但,找我谈业务真的是浪费时间。
我拍拍小伙子的肩膀,“你要是搞电商的,找我交流咨询没啥问题,就互相取取经嘛,但谈合作不行,我是真的搞不来。”
像我们公司现在很多业务,我是真的搞不清楚,投了什么新项目,搞了什么新版块,很多时候我都是最后知道的那个。
我现在在公司每天就只管流量,其他事我啥也不管。
小伙子听得目瞪口呆,“吴总,您心可真大。”
“不是我心大,是我真的管不了,我每天的精力太有限了。”
我直接从抽屉里拿出一张作息表给他看。
你看,就我这个工作密度,哪里有多余时间,跟人坐下来聊业务。
出来创业这么多年,我一直信奉一句话,长板打天下。
我的长板就是搞内容,玩流量,你让我聊合作,聊分成,包括怎么合作,什么时候合作,我真的脑瓜子嗡嗡,这个事情它就不是我擅长的领域。
不擅长的东西,咱就不要勉强,该请专家请专家,该花钱花钱。
很多公司都是老板决定一切,我也是老板决定一切,不过我决定的是人,是产品,是大方向。
一家互联网公司,如果老板什么都想抓,是做不大的,一定要学会放权。
我很崇拜的一个商业大佬,马云,说过一句话,我至今都把它记在手机备忘录里:
权威是你把权给别人的时候,你才能有真正的权利。你懂得倾听、懂得尊重、承担责任的时候,别人一定会听你,你才会有权威。
——马云
老板不能太勤快
刚创业那会儿,我啥事都亲力亲为,总觉得别人干不如自己干靠谱。
前期能这么干,是因为规模还没上来,等到我们公司发展到百来人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最夸张的时候,我一天要开七个会,从早到晚都在做决策,午饭经常拖到下午三点,边吃边看数据报表。
有次在直播间讲品,讲着讲着突然眼前一黑,低血糖犯了,差点栽倒在镜头前。那时候我就知道,不能这么干下去了。
但真正让我下定决心“放权”的,还是那次重感冒。
你们知道吧,平时铁打的人突然生病,那真的是遭罪,完全就虚了,高烧39度多,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周。
等我强撑着回公司一看,好家伙,简直乱成一锅粥:
直播间ROI直接腰斩,新来的运营不敢调整投放策略,硬着头皮烧了三天冤枉钱;有个紧急合作项目,三个部门互相推诿,最后错过最佳上线时机;最离谱的是仓储部,因为不敢自己做主,愣是让一批爆款商品在仓库积压了一周。
图源网络
气死我了,我高薪请进来的所谓的技术人才,被我惯成了无头苍蝇,没我都不知道往哪飞了。
看着这一地鸡毛,我突然明白:当老板事事插手,员工就只会等指令。你越不放手,他们越不敢动,最后整个团队都成了只会执行命令的工具人。
你雇人是来替自己干活的,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当提线木偶的。
如果每个决策都得老板点头,那员工永远学不会独立思考。
老板要学会闭嘴
说实话,我以前最烦开会时有人提反对意见。
总觉得老子创业这么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你们那点想法能比我高明?
记得有次开选品会,运营部的小张怯生生地说:"吴总,这款产品定价是不是太高了?我看竞品都......"
没等他说完,我就拍桌子:"你懂什么?我们走的是品质路线!"吓得小张当场闭嘴。
结果呢?这款产品上线后销量惨淡,最后不得不降价处理,光库存就亏了20多万。
更让我难受的是,后来小张离职时跟我说:"吴总,其实当时我还有三个改进方案没敢说......"
这件事像记耳光扇醒了我。我开始学着在会议上先闭嘴,让其他人先说。你们猜怎么着?原来我们团队里藏着这么多人才!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去年策划618活动时,按照惯例,这种大促方案都是我拍板。
那天我破天荒没带方案,就问了句:"要是你们来做主,会怎么玩?"会议室瞬间炸锅了。
最后我们整合出的方案,GMV比预期高了60%!
现在我的办公室门永远敞开,谁有想法随时可以来找我。有时候聊着聊着,00后的小朋友突然蹦出的点子,也能让我这个老电商人眼前一亮。
当老板最大的悲哀,不是员工不听话,而是员工不敢说话。
你越摆架子,听到的真话就越少。有时候弯下腰听一听,站起来时反而更高大。
放权不是当甩手掌柜
放权不等于当甩手掌柜,这三件事要做好:
No.1 明确底线规则:
我们公司每个新项目启动时,都会和团队明确 三条红线: 必须合法合规,不能损害品牌形象,财务风险要在可控范围内。在这个框架下,团队可以自由发挥。
No.2 提供充分支持:
放权不是简单地把任务丢给下属,还要给予必要的资源。像我们现在每个项目组都会配备专项预算、专业培训和顾问支持。
放权不是让员工赤手空拳上战场,而是给他们配好装备再送他们上阵。
No.3 建立反馈机制:
我们实行"三报"制度:
每日数据简报
每周进度汇报
每月战略复盘
这样既能及时发现问题,又不会过度干预团队工作。
就像上个月我们发现某个新品推广进度滞后,立即就调整了投放策略,避免更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