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打击俄罗斯能源设施,石油危机浮现 近期,俄罗斯的石油供应面临严峻挑战,这一局面令许多人感到震惊。作为全球重要的能源出口国之一,俄罗斯本应是石油供应的稳定者,然而随着乌克兰加大对俄罗斯能源设施的攻击,俄罗斯国内却突然爆发了石油危机。自从俄军在战场上不断遭遇乌克兰军队的强烈反击后,乌军改变了战术,频繁打击俄罗斯境内的炼油厂、变电站等重要能源设施,对俄罗斯的能源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根据《金融时报》报道,随着这些重要设施被逐一袭击,俄罗斯境内的石油供应受到了巨大影响,许多地区出现了汽油短缺现象,油价也持续上涨。俄罗斯这一突如其来的能源危机,立刻吸引了全球媒体和专家的关注。 据乌克兰《真理报》透露,8月上旬,乌军对俄罗斯萨拉托夫州的新沙赫京斯克炼油厂发起了无人机袭击。这次攻击造成了炼油厂大量基础设施的破坏,炼油机和储油设施均受到严重损害,导致整个工厂无法继续运转。尽管俄罗斯方面紧急进行修复,但该厂恢复的具体时间尚未确定。而新沙赫京斯克炼油厂是俄罗斯境内最大的石油燃料供应商之一,年处理石油的能力极为可观,达到了21万立方米。此厂的受损意味着俄罗斯将失去一项重要的能源支撑,能源供应将面临更大挑战。
除了新沙赫京斯克炼油厂,乌军还对顿涅茨克地区的俄军无人机仓库、后勤枢纽进行了精准打击。此外,位于沃罗涅日州的燃料基地与变电厂也成为攻击目标。沃罗涅日变电厂遭袭后,导致该地区列车运输出现大规模延误,甚至一度迫使当局关闭新沃罗涅日核电厂的7号核反应炉,形成了严重的能源供应短缺。 而乌军的打击行动并没有停歇,8月14日,伏尔加格勒的炼油厂再次成为袭击目标。袭击造成了工厂的大火,炼油厂彻底瘫痪,石油加工停止。接下来,8月21日,位于俄罗斯南部的诺沃沙赫季斯克市的炼油厂也遭遇袭击,导致火灾爆发,该厂年加工原油的能力为500万吨,相当于每日10万桶的加工量。该工厂的受损,进一步加剧了俄罗斯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 不仅如此,乌军还将攻击目标转向了向克里米亚运送燃料的列车,这些列车常常因为受到袭击而被迫停运,燃料陷入火海,无法继续运输。这一系列的攻击导致克里米亚方向的能源供应链日渐脆弱,不仅俄罗斯南部的军队面临燃料短缺,克里米亚的日常石油供应也受到极大影响。 在这场持续的能源战中,俄罗斯国内的石油危机已然显现。根据《金融时报》的报道,乌克兰的不断攻击导致俄罗斯各地频繁发生汽油短缺,油价也一路飙升,创下新高。在社交媒体上,很多网友上传了长队加油的视频,反映出民众面临的困境。目前,俄罗斯至少有10%的炼油厂停产,原定的对外汽油出口也因此受阻。国内的95号汽油价格比年初上涨了55%以上,燃料供应的紧张局势对民众生活和经济带来了极大压力。与此同时,半岛电视台在8月22日报道,乌克兰加大对俄炼油厂的打击,加之季节性燃料需求的激增,俄罗斯本土及其控制的部分乌克兰地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汽油危机。对于俄罗斯而言,这一危机的出现无疑凸显了乌军攻势的强大力量。 尽管如此,军事分析师普遍认为,虽然俄罗斯面临短期的能源供应困境,但油价上涨的趋势可能在9月前得到缓解,俄罗斯国内的石油危机并不会进一步恶化,全面的系统性危机暂时不会爆发。然而,这场石油危机的爆发,仍然让世界对俄罗斯的能源安全和战争态势产生了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