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成都报道据港交所披露,8月20日,四川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英发睿能”)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和华泰国际。
▲截图自港交所官网
据悉,这是该公司首次递表港交所。据招股书,英发睿能成立时间不足十年,已是全球领先的专业光伏电池片制造商。2024年公司全球市场份额达14.7%,为全球第三大N型TOPCon电池片专业化制造商。
成立不足10年的光伏黑马
出货量已跻身全球第三
资料显示,英发睿能成立于2016年6月,注册资本3.87亿,隶属于英发集团,是全球领先的专业光伏电池片制造商。自成立起,公司专注于光伏电池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P型和N型电池片。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于2024年按出货量计,英发睿能是全球第三大N型TOPCon片专业化制造商,全球市场份额达14.7%;于2025年8月,成为全球首个商业化N型xBC电池片的光伏电池片专业化制造商。
▲图源:公司招股书
目前,英发睿能拥有天长、宜宾、绵阳、印尼四大基地。截至2025年4月30日,英发睿能N型TOPCon电池片年产能达32.7GW。公司表示,正在扩大在中国和海外市场的产能,并计划到2026年6月再新建五条生产线,计划新增年产能达到3GW。
财务方面,公司主要通过P型PERC电池片和N型TOPCon电池片产生收入。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截至4月30日止四个月,该公司实现收入分别约为56.43亿、104.94亿、43.59亿、24.08亿元;同期年/期内利润分别约为3.50亿、4.10亿、-8.64亿、3.55亿元。
英发睿能的主要客户为光伏组件制造商,大部分收入来自前五大客户。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及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四个月,前五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分别占对应期间总收入的49.7%、56.5%、54.7%及39.6%。公司提示风险称,与其中任何一家客户的业务减少或流失以及未能获得新客户,可能导致公司收入大幅减少及损害公司经营业绩。
融资层面,自2022年6月以来,英发睿能已完成四轮融资,其投资者有宜宾高投、宜宾绿能、国家绿色基金、东合创投、建鑫投资、金雨茂物、朋英创投和千乘二期等机构。
张发玉家族控股49%
今年总部迁至宜宾
微成都注意到,今年5月,英发睿能将总部从安徽搬到四川宜宾,公司全称由“安徽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四川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一战略调整标志着企业将发展重心全面转移至四川宜宾,为其冲刺IPO铺平道路。
回溯其发展历程,英发睿能的母公司英发集团,由张发玉(现年61岁)于1987年创办,从电子配件起家。在电子器件板块深耕30年后,张发玉于2016年在安徽创立了英发睿能,开始建设安徽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正式进入光伏电池领域。
▲英发睿能董事长张发玉,图源:“英发睿能”微信公众号
股权结构方面,目前张发玉家族合计控制英发睿能股东会约49.10%的投票权,宜宾国资相关企业合计持有26.51%的权益,国家绿色基金持股7.86%。
▲图源:公司招股书
目前,英发睿能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张发玉(董事长、实际控制人);张敏(总经理,张发玉的女儿);张杰(副总经理,张发玉的儿子);施艳松(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联席公司秘书)。
据悉,自2021年1月起至今,张敏任英发睿能总经理,成为英发近年光伏业务发展进击的重要“操刀人”。
▲英发睿能总经理张敏,图源:“英发睿能”微信公众号
她曾率领公司顺利完成宜宾基地一期产线建设以及后期N型TOPCon电池片产能的改造,在业内获得“PVBL2024全球光伏行业年度人物”“AsiaSolar 2024亚洲光伏创新人物”“2024年度领跑中国可再生能源光伏百强卓越人物”“四川省劳动模范奖”等荣誉,今年还入选2025年《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未来榜。
2022年3月,英发睿能投资成立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首家落户宜宾的光伏企业,并由张敏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经理。
此外,今年2月,英发睿能还联手五粮液集团、光伏巨头隆基绿能(601012.SH)及宜宾国资,合资成立宜宾英发德睿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聚焦BC电池研发与生产。
编辑 侯春萍